今日全國各地肉豬、豬苗等參考報價及行情分析(2025年2月4日)
生豬觀點
國內生豬市場,豬價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分化特點。盡管母豬存欄是決定豬周期波動的關鍵因素,但季節性消費卻在“小周期”內對豬價的漲跌起著主導作用。按照傳統經驗,春節前通常是豬肉消費的旺季,豬價也普遍會偏強運行。然而,近年來,由于市場預期提前反應,旺季不旺的現象愈發明顯。特別是情緒因素的引導,使得二次育肥頻繁入場,進一步加劇了“小周期”內豬價的異常波動。
去年7~8月本是消費淡季,但由于產能去化以及情緒支撐,豬價卻創下了年內高峰。而在傳統消費旺季以及腌臘高峰的元旦、春節期間,卻因產能后置釋放,豬價出現了旺季不旺的局面。不過,對于春節后豬價的走勢,市場卻有較為一致的判斷。俗話說“三六九往外走”,春節假期即將結束,返程高峰已至,各行各業也陸續開市。生豬市場也將從節日期間的“有價無市”,逐漸轉入受購銷支配的基本面階段。而春節后,生豬市場面臨著多重壓力,豬價下跌似乎已成定局,隨著節日氣氛的轉弱,豬肉購銷雖逐步恢復,但需求支撐卻顯著下降。春節前居民有囤貨習俗,節后肉類采購需求降低,主流居民多以消耗囤貨為主。再加上春節期間人們飲食較為豐盛,節后飲食傾向清淡,肉類消費顯著減少,市場白條購銷熱度降低。尤其是居民對肥膘豬肉的剛需明顯減弱。節后需求轉差,肥豬剛需轉弱,標肥價差大幅收窄。養殖端壓欄意愿減弱,認價出欄情緒轉強。同時,受生豬產能變化影響,2月份適重標豬供應能力充足。而本月因春節放假,實際出欄日期減少,日均出欄計劃較多。規模豬企認價增量出欄積極,散戶以及二次育肥者也有逢高出欄的意愿,節后生豬供應存在一定踩踏風險。
基于供需變化,市場支撐逐步轉弱。短期內,豬價或將進入“尋底”模式。從理論來看,2~3月份豬價重心或將逐步降至13~14元/公斤左右,基本降至育肥成本線上線。不過,市場也存在一定支撐,需重點關注二次育肥以及屠企抄底情緒的變化。
綜述
春節過后,生豬市場供需格局發生明顯變化,豬價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春節前,居民家庭通常會囤積大量肉類,節后以消耗囤貨為主,對鮮品豬肉的需求大幅減少。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使得豬肉市場在節后進入季節性淡季。下游批發市場的白條豬肉購置需求也將隨之減少,市場活躍度降低。商販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難以維持高價,挺價行為難以持續,導致市場整體需求承接能力不足。由于需求端的持續低迷,消費對豬價的支撐作用減弱,反而成為制約豬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掣肘壓力顯著增加。春節后,生豬出欄逐步恢復正常。由于本月生豬出欄時間較短,養殖端存在較強的出欄搶跑積極性,希望盡快將生豬推向市場。社會面養殖戶和集團豬企都可能采取增量賣豬的操作,生豬流通量將顯著增加。這將導致市場供應端的壓力快速上升。隨著中大豬的供應增加,其承接能力轉差,標肥價差大幅收窄。標豬市場也因供應增加而進一步承壓,整體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愈發明顯。綜上所述,春節后,生豬市場面臨需求減少和供應增加的雙重壓力,豬價短期內仍將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用手機微信掃描上面二維碼關注“廣西助農公眾號”,更多養殖報價信息等著您。
- 上一篇:【視頻】喂豬的水料我們添加了什么? [2025-02-04]
- 下一篇:今日全國各地肉雞、鴨、鵝、雞蛋、禽苗等參考報價(2025年2月4日)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