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平南縣的這個養牛場改造傳統欄舍成生物墊料,臟亂臭環境秒變干凈整潔,牛群健康無憂
對于養牛的朋友來說,牛舍的衛生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的養牛戶。因為牛的排泄量是非常大的,每天清理牛糞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勞動力,有些養牛戶在傳統的水泥地上養牛清理牛糞變少了,甚至連清牛糞都不清理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養牛出現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疾病不斷困擾,再一個就是牛的生長受到很大影響,吃料多長速慢,虧損不斷。
廣西平南縣陳老板的養牛場之前就是一個傳統的水泥地養牛場,牛舍環境非常差,很少清理牛糞,地面堆積很多牛糞,非常潮濕,牛群也是經常生病,特別是肢蹄病。還有就是夏天天熱,冬天太冷,夏天噴灑水降溫多使得環境更加潮濕。陳老板下定論決心對牛舍進行改造,采用薄墊料生物墊料發酵床養殖模式,并邀請助農技術員到場進行技術服務。很快買回木康(鋸末)以及接種發酵床的菌種,經過改造后,牛舍煥然一新,牛身體變干凈,環境干凈,牛發病也幾乎很少了,牛糞大部分都被有益菌分解,還能節省很多勞動力,環保的問題也不再擔憂,并且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
薄墊料發酵床技術除了本身具有的養殖優勢外,還有無污染,零排放的特點,符合國家對環保的要求,東南沿海地區很多傳統養牛場都在轉型用發酵床技術。可以說不用發酵床養牛的,基本都難以躲過環保部門的查處,管理部門對發酵床技術也很認可。
陳老板制作薄墊料發酵床的方法如下:
1. 首先將菌種激活:每包"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500克)與500克赤砂糖(或者750克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20公斤溫水溶解在非金屬容器中,簡單密封24小時激活。
2. 牛欄舍內鋪設一層厚度約為30厘米左右的鋸末作為墊料(如果鋸末比較難找也可以加入混合各種切碎的雜草、玉米秸稈、甘蔗渣等材料)。并根據季節進行厚度調節,一般在高溫季節使用20-30厘米的墊料厚度,冬春季節使用30-40厘米的墊料厚度。
3. 將每包激活好的菌液噴灑20平方米的牛舍墊料。在噴灑菌種后,需簡單翻耙一下,使其均勻分布,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30-40%之間。在接種24小時后,即可放入牛群。養殖密度按以下標準確定:200斤的小牛占用約2平方米/頭,成年小牛占用約6-8平方米/頭,成年大牛占用約10-15平方米/頭。
4、發酵床的日常維護管理比較簡單,如果牛糞集中排放需要人工分散或清理,將糞便均勻散開在發酵床上,并淺埋入墊料中。生物發酵床墊料會逐步損耗適當進行補充,通常墊料減少量達到10%后就要及時補充。日常消毒運用“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激活菌液兌水噴灑,既可補充水分,又可進行生物消毒。這樣的做法不會對發酵床上的益生菌種產生影響,一舉兩得。每3個月左右補充一次菌種,每40平米的面積補充1包"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的激活液即可。
生物墊料發酵床的原理是借助特定發酵菌的活性分解糞便變成二氧化碳、水、少量有機質等,杜絕牛糞大量堆積造成的污染問題,引入發酵床后,可在發酵菌作用下及時處理牛糞,生成菌體蛋白,緩解牛舍臭氣,給牛群營造適宜生長的環境。
薄墊料生物發酵床養牛模式的優勢在于其對牛只生產性能的提升。首先,改善牛舍環境可以減少牛只的壓力和疾病發生率,提高牛只的舒適度和健康狀況。其次,生物發酵床產生的有機肥料可以作為農田的有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從而改善牛只的飼料質量和數量。此外,薄墊料生物發酵床養牛模式還可以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總之,薄墊料生物發酵床養牛模式不僅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還可以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因此,薄墊料生物發酵床養牛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劉工 18176895589(微信同號)
- 上一篇:通過酶菌結合將菌棒發酵成生物飼料,明顯降低養殖成本肉質好 [2024-01-29]
- 下一篇:【案例】豬場不幸疑似感染非洲豬瘟怎么辦?聽聽四川南充市這個豬場是怎么做的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