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公司+農戶"八十萬大軍生態養殖率先奔小康
公司+農戶,同奔致富路
玉林地處丘陵地帶,氣候溫和,農業精耕細作,素有養雞、鴨、鵝、豬等家禽牲畜的傳統。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沖擊下,廣東溫氏集團溫畢英等7戶農民最早創出公司+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揭開了農民走養殖業產業化的序幕。1996年,由縣級玉林市政府牽頭,石南鎮政府和農民企業家梁有強將這種極大地釋放農民發家致富積極性的公司+農戶模式引進玉林,并由廣東溫氏集團和梁有強合股成立玉林市廣東溫氏家禽有限公司,率先推行了林下(果園)公司+農戶養雞模式并取得了成功,當年飼養農戶156戶,共上市肉雞80萬羽,平均每羽養殖報酬2.5元。
公司+農戶養雞模式深受飼養戶的歡迎和支持。玉林溫氏公司自1995年引進興業后,由當年156戶發展到至今3900多戶,年出欄肉雞3000多萬羽。更重要的是,受溫氏集團這種公司+農戶成功養殖模式的啟發和影響,玉林的養雞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有些公司的規模甚至超過了溫氏公司。興業縣10萬農戶就有1.2萬農戶參加公司+農戶養雞模式,遍布全縣13個鄉鎮,養雞專業村、億元村比比皆是。興業縣大平山鎮陳村是這種模式的受益者,全村養雞業年產值達20多億元。
接著,溫氏公司又在養豬業上推廣了這一成功模式。玉林溫氏公司的成功經驗得到參皇公司、巨東公司率先推廣并大獲成功。至今全市已有春茂、涼亭、祝氏、寶中寶、和豐、利源、富民等多家公司推廣這一成功模式,其林下(果園)養雞總面積5萬多畝,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11年,據21個重點養雞龍頭企業統計,企業年末種雞存欄500多萬羽,出欄肉雞2.6億羽,年總產值88億元,同比增長14%,養殖農戶共收入7.9億元。養豬企業先后涌現出廣西巨東福昌種豬公司、玉林溫氏畜牧公司、玉林園藝種豬公司、玉林三和養殖公司、博白正陽畜牧公司、廣西正宇股份公司、北流中靈畜牧公司、容縣奇昌種豬公司、容縣鴻大公司、陸川神龍王畜牧公司、陸川銀農農牧業公司等規模養豬場,帶領廣大農戶發展生豬生產,全市去年出欄生豬599.36萬頭。
公司+農戶飼養肉雞和生豬的生產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市委、市政府及時出臺扶持水產畜牧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引導廣大農民走上產業化、現代化養殖之路,解決了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目前,玉林市從推行公司+農戶飼養肉雞的生產模式進一步上升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生產的新格局。全市已有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個,自治區級17個、自治區水產畜牧行業級44個、市級32個(其中13個同時為行業級),以公司+農戶發展模式直接帶動養殖戶2.8萬戶;全市建立各種類型的養殖業專業合作社1067個,占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一半以上;規模養殖生豬、家禽出欄量占社會出欄量的比重分別超過60%和90%,規模養殖水平和總量居廣西前列。全市養雞、養豬產業鏈(含產供銷加、飼料、獸藥、運輸物流等)基本形成,近80萬農民大軍從事養殖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新貢獻。
科技為羽翼, 特色做文章
1991年7月,在國營單位工作了10多年的大學生寧承東自砸鐵飯碗,主動脫鞋下田投身到農業中去,因為他認定養殖業是朝陽產業,現在全力以赴投入正逢其時。寧承東在自己的家鄉福綿管理區成均鎮承包了500多畝連片的荒山飼養蛋雞8萬多羽,種植龍眼、荔枝8000多株。林下養殖的成功讓他嘗到了甜頭。1996年10月,寧承東注冊成立了廣西玉林市巨東種養有限公司,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集養殖、種植、食品、飼料加工、科研、貿易于一體擁有員工1280人的民營企業,集團公司總產值達10億多元,10580多農戶加盟養殖巨東公司的肉雞、蛋雞和瘦肉型肉豬,一批又一批的農戶加盟巨東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10多年的時間,寧承東從一個無名小輩打造成一個養殖行業的巨無霸,其奧妙就是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的力量。巨東集團的成功是風生水起的玉林養殖業的一個縮影。廣西的主要養殖龍頭公司在玉林,大公司、大集團依靠科技的力量進步,他們的羊群效應發揮了巨大的集聚效能,不但農民,越來越多有遠見的干部、企業家、大學生等都投身到養殖業中來,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業激情。玉林的養殖養殖業由于廣泛應用了現代科技,好像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千樹萬樹梨花開,涼亭集團、春茂集團、參皇集團是這樣,祝氏公司、紅光公司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玉林的養殖業不但有規模,而且有特色。玉林2005年獲中國三黃雞之鄉的稱號,不但有全國著名地方品種陸川豬和霞煙雞、胡子鯰,有馳名國內外特別是粵、港、澳等地的玉林山地三黃雞和土雞,還有暢銷區內外的瘦肉型豬、雜交豬苗、肉鵝等。全市養殖業基本形成了以博白、北流、陸川、容縣、興業等縣(市)區為主的瘦肉型豬、雜交仔豬的生產基地;以興業、福綿、北流、容縣等縣市區為主的三黃雞生產基地;以博白、陸川、容縣等縣為主的肉鵝生產基地;以北流、博白為主的奶水牛養殖基地;以玉州、福綿為主的肉兔養殖基地。其中博白縣是廣西第一生豬養殖大縣,興業縣廣西第一肉雞養殖大縣。
市場有惡浪,品牌化引領
玉林的養殖業得到健康蓬勃的發展,玉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玉林市水產協會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3年成立的玉林市水產畜牧協會現在冊會員單位223個(外省市相關企業60家),涵蓋養殖業產供銷、深加工、飼料、獸藥、生物制品、設備、人才培訓等一條完整的生產鏈,協會通過組織、協調、服務、管理,為會員單位傳遞信息,提供政策法規等咨詢、培訓,依法依規維護行業和會員單位合法權益,天天向會員單位及養戶發布市場行情、防疫信息,使廣大業主及時準確了解產業發展信息,積極穩妥地安排生產。協會成立第一年就在玉林舉辦了首屆廣西百雞宴,一舉樹立16個優質雞品牌,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
協會還把目光對準國內乃至國外更多的市場,創新營銷模式,規避市場風險,牽頭帶領廣西、廣東兩省區的主要黃雞企業聯合起來,成立兩廣養雞業聯誼活動,從2005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把市場做大做強,達到雙贏的目的。同時,組織帶領養殖企業先后舉辦了廣州百雞宴,參加了北京、上海、廣西名特優產品交易會,廣西南北農業名特優產品對接會、成都農貿交易會、廣州市美食文化節、中國東盟博覽會、玉博會等30多場(次)大型推介對接活動。去年11月,我市與廣州烹飪協會簽署《廣西優質雞購銷合作項目》合同,約定年銷售廣州三黃肉雞1億羽,簽約項目金額達到26億元,進一步擴大企業影響和知名度,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在這過程中,產品品牌的力量就凸現出來。涼亭雞是廣西養殖業第一個被認定為有機農產品;發東中華鱉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食品;陸川豬、容縣霞煙雞、涼亭雞獲得了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巨東雞蛋、參皇雞獲得了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桂寶牌陸川豬深加工系列產品被認定為中國優質產品;春茂集團的桂皇雞、巨東集團的茴香雞等獲得廣西優質名牌產品稱號;涼亭牌肉雞、金大叔牌禽蛋被認定為廣西名牌產品.......這些名牌產品使得玉林的養殖公司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在市場大潮里越來越壯大。
企業名聲打出來了,玉林市還在畜禽產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拉長產業鏈,搶占世界畜禽市場先機。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有廣西富英制革有限公司、廣西神龍王農牧食品集團公司等畜產品大中型加工企業19家,主要以豬肉、牛肉、雞肉、鵝肝和水牛奶、皮革深加工為主,以冷鮮肉、烤臘產品、休閑食品等推向市場,總資產達到7.5億多元;還有在建加工企業11家,投資額達8億元。
生活很低碳,林下養殖忙
記者到位于兩廣交界的北流市大倫鎮永旺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采訪時看到,合作社第四養殖基地的豬舍特別干凈,讓人聞不到傳統養豬場那種臭氣熏天的味道:生產區入口有消毒室、更衣室,對外銷售的出豬臺與生產區保持嚴格隔離狀態;豬舍自動飼喂流水線,自動飲水系統,采用高床分娩,自由采食,產舍仔培統一調控溫度;養殖場全部實施糞污治理,建設沼氣池,大力推廣北流市畜牧水產局推薦的新型生態養豬技術,引進微生物發酵墊料和發酵飼料喂豬技術,這是是一種無污染、無臭氣、零排放的新型環保養豬技術,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簡單、無污染等優點。這樣做的好處是解決了傳統養豬糞尿處理和惡臭難題,提高豬肉品質,避免藥物殘留,可以大大提高豬的免疫力和生產速度,節省勞動力50%,節約用水80%,1人可以飼養肉豬500-1000頭,母豬100-200頭,每頭豬可多增收300-400元。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去年,北流市生態養豬發酵床面積擴展到20萬平方米,發展生態養豬基地25個,出欄綠色生態豬50萬頭,實現生態豬養殖增收5000萬元,北流市已成為廣西最大的發酵床墊料養豬示范基地。
現在,我市因地制宜制定了高效特色水產畜牧業發展規劃,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良好格局,不斷推進特色、生態水產畜牧業發展。為了拓展玉林市養殖業發展空間,把玉林優勢產業做強做大,我市的養殖業不僅在本地開花結果,而且跨地區、跨省際發展,在南寧、桂林、賀州、百色等市及廣東、湖南、江西、上海等一些地市建立了多處林下養殖生產基地。
目前我市林下養豬量、林下養雞量、林下養牛量、林下養羊量分別占全市飼養量的25%、95%、23%和67.8%。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多次在我市召開全區林下養殖暨生豬產業發展現場會。實行低碳生態養殖與節能減排并舉,構建了我市養殖業和諧人畜共處的經濟與社會共建良好環境。如今的玉林養殖業,從品種選育培育、飼養管理、養殖設備加工、人才培養與訓練、產品深加工銷售等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向著現代畜牧水產業邁開大步。
- 上一篇:視頻:[科技苑]住在高床上的豬 [2015-05-17]
- 下一篇:生態養殖“紅利”多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