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養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雞進發酵床雞舍內第一周為觀察期,防止墊料表面揚塵。此周內一般不用特殊管理,主要觀察雞排糞拉尿區分布情況,雞活動情況,發現有無異常現象,做好相關記錄。
一周后,一般每周根據墊料濕度和發酵情況翻動墊料1-2次。若墊料太干,灰塵的出現,應根據墊料干濕情況,7-10天定期向墊料表面、圈舍噴灑適量的“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的激活液,一是補充水分,二是起到“消毒”除臭的目的(以菌治菌),同時也加快對排泄物糞便的降解、消化轉化速度;用糞叉等工具把特別集中在一起的雞糞分散開來;在特別濕的地方撒入一些干的鋸末、谷殼等新墊料原料;用叉子或翻耕機把比較硬(結塊)的墊料翻松 。
從進雞之日起每30天,大動作地翻墊料一次。在雞舍內用叉子或耙子等工具,在糞便較為集中的地方,把糞尿分散開來,并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水分很多的地方添加一些干的鋸木、谷殼等墊料原料;看墊料的水份決定是否全面翻弄。如果水份偏多,氨臭較濃,應全面上下翻弄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分些有營養的墊料原料和發酵床菌種(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
夏季墊料維護技術要點:夏季墊料的維護與其它季節不同,首先夏季墊料深度可適當調低一些,但最基本的高度在15cm以上是必要的,一般20cm深的墊料比較合適,在保證發酵的同時還能避免發酵產熱太多。其次,夏季不用將糞便均勻散開,讓雞只排糞尿自然形成一個排糞尿區,如何稍微集中一些掩埋糞便,具體根據發酵床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由于夏季氣溫相對高,其本身及附近區域發酵效率相當高。如有糞便堆積,可順勢向后堆積,其他區域由于發酵營養源的缺乏,其發酵效率得到抑制而使墊料表面涼爽。再次,當用常規降溫措施均不太理想時,如當天最低氣溫高于25℃時可考慮向墊料滴水降溫。由于滴水使滴水區域墊料水分過大而達到抑制該區域及周邊區域發酵菌的發酵,同時受高溫氣候影響該區域形成較大的水分蒸發區,由于水分蒸發而帶走周邊熱量而達到降溫效果,這種方法一般很少用到,只要圈舍本身的通風效果好,周邊有遮陽物體就不會特別熱。
廣西助農公司技術員產品購買及技術咨詢請聯系 :黃永勝1527871242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