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竟掌控人體90%的健康!
“腸道內的細菌影響大腦的化學反應和行為舉止”,這是專家研究腸道健康時的一個重要發現,因為不少常見腸胃疾病往往伴隨著情緒焦慮和抑郁,多種疾病也與腸道內菌群異常息息相關。
對此,專家解釋說,從食管到肛門長達9米的消化道中,大約有上億個神經細胞,遠多于脊髓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元的數量。“擁有這些神經元,腸道神經系統可以感覺來自內臟的信息,并獨立于大腦而自主地控制腸道的行為。”專家說。
同時,專家指出:細菌在腸道內以一個平衡的比例分布,它們相互依賴和制約,與人體形成牢固的共生關系。其中半數以上為中性菌群,如腸桿菌、酵母菌以及腸球菌等;另外10%為惡性菌群,如葡萄球菌、幽門螺桿菌等;剩下大約30%的則是良性菌群,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
中性菌幫助消化和分解殘渣,良性菌可以合成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并降低攝入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能力,而惡性菌降解食物后生成大量硫化氫、氨、吲哚類等神經性毒害氣體及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不僅會導致胃腸道等多種疾病,還會造成人體精神異常壓抑或者亢奮,根據個體的能力強弱甚至還會表現出自嚴重的焦慮問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體90%的健康奧秘都在于腸道的菌群分布。”專家強調。
而要解決腸道菌群導致的身體疾病,抑制惡性菌,專家指出: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殺菌,而是增加良性菌,也就是益生菌的數量。
良性菌群對于腸道的作用,就像油漆對于桌子的保護,專家比喻說。正常情況下,良性菌群鋪滿腸胃表面,不僅能阻止惡性菌群和腸胃表面的直接接觸,而且還能讓惡性菌的活動受到嚴格限制。
對于怎樣減少惡性菌的生成及活性,專家給出的答案是:“當幽門螺桿菌增多時,可以適當補充乳酸菌,利用乳酸菌來‘吃掉‘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堿性蛋白,使幽門螺桿菌直接暴露在胃酸下,并且被胃酸殺死。”
對于腸道健康的調理,專家建議合理攝取多種食物,適時補充益生菌。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腸道微生物的多樣化,清腸排毒,保持身心健康。
- 上一篇:南寧市農業委員會領導到興寧區督查生態養殖工作 [2016-12-22]
- 下一篇:現代更好的養豬益生菌有什么特點? [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