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能治病?關于益生菌你可能不知的4件事
益生元≠益生菌 益生元可為益生菌提供養份
目前已被確定可供使用的益生菌種已超20多種,其中乳酸菌(包括植物乳酸桿菌、乳酸鏈球菌等)和雙歧乳酸桿菌,是最為常見的益生菌代表。市面上,益生菌存在乳酸菌飲料、酸乳、膠囊、片劑、微囊等多種形式的產品中。
益生菌是活的制劑,是有益于健康的。益生元是無生命的,但是它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現在的多糖類、蛋白類,像乳鐵蛋白這些也可以促進益生菌的增長。它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益生菌發生作用需要“量”的積累,益生元就對益生菌的“量”起到促進作用。很多益生菌有專屬性,益生元可能對某一類的益生菌不起作用,共存使用的時候要考慮能否起促進作用。益生元在人體內是緩慢消化甚至不消化的。而在酸奶、奶粉里面,益生菌、益生元這兩者的共存效果更好。
益生菌是否需要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
專家說:“益生菌本來是我們身體存在的一大類菌種,從臨床角度來講,如果一個病人身體很差,或者需要服用激素類或免疫抑制劑的藥物,這些人就不建議服用益生菌。通常正常人服用益生菌是沒有風險存在。益生菌從口到腸道,需要經歷'千辛萬苦'的過程,當益生菌到達腸道發揮作用的時候,實際上它的量已經減少很多了。而對正常人而言,通過日常喝酸奶來補充益生菌就可以滿足機體需要。”
服用益生菌產品會出現耐藥問題嗎?
益生菌還沒有上升到耐藥性的問題。無論是臨床還是日常生活上,益生菌都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補充的益生菌進到腸道,有一部分存活,然后生長、繁殖,繁殖中有一部分死亡,反反復復,這就是正常的代謝。可能你補充進去的益生菌,這個周期內存在,但到下一個周期就會死亡。
強調稱:“能夠自然產生益生菌當然是最好,不足的狀態下把它補充足夠。在臨床上,作為醫生,我們不建議病人在不能進食、腸道沒有益生菌的情況下,大量補充益生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食用一部分益生菌產品,觀察腸道狀況,如果腸道能自己能產生益生菌,就不用再刻意補充。”
選購益生菌產品要多留意活菌數及菌種服用益生菌不能取代藥物治療
消費者平常購買益生菌產品時多注意產品包裝上的活菌數及菌種,人體腸道微生物本身非常復雜,多種混合菌、復合功能做成益生菌產品的保健功能比單菌要好。消費者,目前菌株功效被有些商家夸大宣傳和過度解讀,不同的菌種有不同的功能,益生菌不等于藥,服用益生菌并不能取代藥物治療。
- 上一篇:功能研究迅速 益生菌產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2016-11-05]
- 下一篇:豐都縣高家鎮:村民種植牧草鼓了錢袋子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