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發酵對飼料營養物質組成和消化率等指標的研究結果表明提高消化率改善腸道問題
摘 要:本文闡述了飼料生產過程中的生物技術發酵對家禽和豬的飼料的物理性狀、化學組成以及淀粉與蛋白質的消化率的影響。濕熱加工,即膨脹加工和膨化加工,可以通過減少飼料原料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提高家禽和豬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消化率,但發酵過程也可以有效減少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含量,并可改變豬和家禽的腸道菌群組成。然而,發酵加工對飼料原料的營養組成及其消化率的影響并不一致,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酵類型、發酵周期、所用發酵劑、發酵過程中主要微生物的酶學特征、飼料原料的類型及其化學組成。
關鍵詞:生物技術發酵法;發酵類型;發酵劑;抗營養因子
1、飼料的發酵
中國發酵大豆的報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 500年。發酵工藝已被廣泛用于各種用途,包括細菌、酵母或霉菌、酶的使用。隨著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其高效地進行工業化發酵加工成為可能。與工業生物技術相比,飼料發酵是一種傳統但多變的生物技術加工工藝。青貯飼料可能是廣為人知的將發酵用于保存飼料和提高飼料營養價值的例子,特別是用于反芻動物飼料的生產。在歐洲,目前只有少量的發酵飼料被用于單胃動物,但對于單胃動物來說,使用發酵飼料也逐漸引發出一個問題。研究表明,適當的發酵可以改善飼料的營養價值和消化率,并且通??蓽p少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含量,從而提高本土生產的蛋白質原料的可用性。此外發酵蛋白原還會對動物的健康和福利以及食品安全產生有益的影響。自此,研究打開一個歐洲乃至全球至今還未充分開發和研究的有趣的應用領域。
2、發酵原理
根據定義,飼料的微生物發酵可以是厭氧的(“La vie sans air”;巴斯德),也可以是需氧的。固態原料(無論是全價料、谷物或蛋白質,還是它們的組合物或食品加工的副產品)都可通過添加水、不同微生物或其他生產工藝形成的液態副產物(例如乳清或濕酒糟)進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大分子被分解成較小的分子,并合成新的分子,這一方面會導致營養物質的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和消化率。與全發酵日糧相比,業內較為認可部分發酵,因為這種發酵方式可以更好地保留某些營養物質和添加劑,使它們免遭微生物的降解。氧氣和水的存在與否決定了發酵的特性,因為這會影響微生物及其代謝活性。在沒有水或有少量水的條件下進行的發酵分別被稱為固態發酵或半固態發酵。在某些國家,特別是在亞洲,對相對干燥的混合物用霉菌或某些乳酸菌進行固態發酵或半固態發酵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如果增加水分含量,且最終產物并不進行干燥,則將產生液態飼料。液態飼料的pH較低,菌群主要為乳酸桿菌,也可能是酵母。這種深層發酵特別適用于養豬生產。依靠可用的技術,可以通過一步或多步技術對飼料進行發酵。多步發酵可以使用不同的微生物,如第一步發酵使用具有水解蛋白質活性的芽孢桿菌,第二步發酵使用乳酸桿菌或酵母菌,能夠對底物進行更加徹底的預消化。實際生產中通常采用自然發酵,在發酵過程開始時不添加發酵劑,但是據我們所知,并無實際操作過程中關于特征、持續性和結果的數據。在進行固態發酵和半固態發酵時,通常會添加諸如益生菌的發酵劑。發酵劑可以充當主要的發酵菌,或用于支持發酵過程所需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和活性。此外,發酵劑還可以抑制有害菌或致病菌的生長。豬用液態飼料發酵時,也需要添加乳酸桿菌等進行發酵,否則會發生自然發酵。乳酸桿菌是常用的發酵劑,可以穩定發酵狀態,通常會阻礙酵母的生長。實踐中經常會接種部分舊批次的菌株,也就是所謂的老酵。飼料自然發酵引發的一個問題是,或多或少會生成無法控制的微生物菌群,通常還會促進霉菌的生長,尤其是酵母,這反過來會影響飼料的特性,包括異味和污染,降低動物(尤其是豬)的接受度。此外,在實踐中,對容器和設備進行清潔和消毒十分關鍵。將自然發酵的混合物的pH降至4.5以下,可以避免由與該混合物相關的微生物引起的不受控制的發酵(腐敗)。在自然發酵過程中添加微生物酶可能會提高發酵效率,使其對某些抗營養因子或營養物質更具針對性和特異性,其可以稱為酶促發酵。
3、對營養物質組成的影響
發酵加工對飼料原料的營養組成似乎有不同的影響,特別是對原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組成(表1),并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酵類型、發酵劑和發酵環境中優勢微生物的酶學特性。關于飼料發酵對蛋白質含量、氨基酸范圍及其消化率的影響,可獲得的數據有限。與未發酵的豬全價料相比,發酵可使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提高近8%,不過記錄顯示生物胺含量也較高。在蛋雞全價料的液態自然發酵中,粗蛋白含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恒定,不過觀察到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和蘇氨酸的濃度降低。自然發酵主要是依靠乳酸桿菌的微生物活性,但在發酵過程中其組成似乎并不不穩定,這取決于原料的微生物菌群、技術設備、加工時間和底物的可用性。
大量研究探討了豆類特別是大豆蛋白的發酵。混合細菌發酵會提高豆粕的粗蛋白含量。枯草芽孢桿菌、嗜熱鏈球菌和釀酒酵母的共同發酵只會細微改變豆粕的蛋白質含量,但會明顯降低大肽(60 kDa以上)的含量。Upadhaya和Kim(2015)指出,用酵母或芽孢桿菌或兩者混合來發酵豆粕,會使蛋白質含量提高至少20%,氨基酸濃度保持穩定或提高。用屎腸球菌發酵豆粕,可提高豆粕的粗蛋白含量,除了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顯著降低之外,氨基酸的濃度基本保持穩定。用兩步發酵法對大豆蛋白和玉米的混合物進行發酵,發酵時先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再使用屎腸球菌,結果發現混合物的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小肽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提高。用枯草芽孢桿菌以及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的混合菌對豌豆進行發酵,粗蛋白含量略微提高(分別為228 g/kg對238 g/kg和235 g/kg),而未觀察到氨基酸有其他顯著的變化。使用屎腸球菌、植物乳桿菌、布氏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和釀酒酵母發酵羽扇豆,粗蛋白濃度提高8%,但與未發酵羽扇豆相比,真蛋白降低20%。研究證明,對肉雞飼料進行兩步發酵,先用納豆菌進行需氧發酵,然后用凝結芽孢桿菌、羅伊乳桿菌、干酪乳桿菌、德氏乳桿菌和兩株嗜酸乳桿菌進行厭氧發酵,飼料的必需氨基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經過發酵的飼料原料在粗蛋白含量上出現變化是濃縮效應所致,這是由于在發酵過程中,其他成分會被微生物發酵分解。因此,觀察到的粗蛋白含量提高實際上是成比例的變化。
除了豆類外,油料籽實也是飼料的重要蛋白質來源。用發酵乳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發酵RSM可提高粗蛋白、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的含量。用枯草芽孢桿菌、黑曲霉和米曲霉發酵,棉粉的粗蛋白含量可從363 g/kg顯著提高到392 g/kg。在上述過程中,發酵會導致氨基酸的降解,并釋放出包括生物胺在內的降解產物,這可能是一個問題。這可能表明氨基酸已遭破壞,還可能觸發藥理反應,如動物的腹瀉和嘔吐,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生物胺的形成。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增殖會先將低分子量的糖作為第一發酵底物,然后再利用淀粉和其他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這也許就是大多數研究在采用不同類型的自然發酵或使用有益菌發酵時,最終產品的淀粉含量沒有降低或略微降低的原因。然而,與上述研究的結果相比,一些針對谷物的研究表明,發酵后淀粉含量降低的幅度更大。發酵過程中增殖微生物的類型、酶活性、飼料原料的化學組成、可用于發酵的底物類型以及發酵時間都可能會對經過發酵的原料的營養組成起著重要作用。據我們所知,在豬和家禽的研究中這些因素尚未進行檢查。
4、對抗營養因子的影響
發酵可以降低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進而提高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各種微生物,包括酵母、細菌和霉菌,均可用于蛋白質飼料原料的發酵。乳酸發酵,如經典的青貯飼料,能夠減少田間豆類、豌豆和羽扇豆中單寧和低聚糖的含量,而不會影響生物堿的含量。發酵導致豆類中抗營養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失活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表2)。同樣,伴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在大豆蛋白中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們均可能會誘發家禽和豬出現超敏反應或過敏反應。各種研究表明,發酵能夠誘導潛在的抗原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劑顯著降低活性。用枯草芽孢桿菌、屎腸球菌或兩種細菌的混合菌來發酵玉米-豆粕型豬飼料,可使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分別降低87%和78%。用暹羅芽孢桿菌發酵豆粕,可分別將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活性降低86%、70%和95%。
用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釀酒酵母發酵豆粕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情況。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活性分別降低了73%、75%和100%。豆粕經過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后,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活性降至初始值的5%。豌豆經過枯草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的混合菌發酵后,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活性分別降低了66%和19%。
發酵會影響糖、可發酵碳水化合物和日糧纖維的濃度,相關數據見表2。大多數研究表明,由于其他可發酵營養物質的濃度發生成比例的變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而可溶性纖維的含量卻趨于增加。舉例來說,用屎腸球菌發酵的豆粕、經酵母和芽孢桿菌及其組合發酵的豆粕以及用酵母發酵的羽扇豆,它們所含的棉子糖和水蘇糖的水平均出現類似的情況。用混合菌(鏈霉菌屬、科恩菌和纖維菌屬的細菌)和米曲霉發酵豆粕,可以減少寡糖的含量。用不同的釀酒酵母發酵羽扇豆后,檢測不到寡糖。但是,對細胞壁成分的影響似乎取決于培養物和發酵條件。一項研究表明,使用芽孢桿菌屬的菌株發酵豆粕,可使纖維含量從47.7 g/kg降至28.3 g/kg,而用酵母以及酵母與芽孢桿菌屬細菌的混合菌發酵豆粕,則會提高纖維含量(分別為61.3 g/kg和61.3g/kg)。豌豆經過枯草芽孢桿菌以及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的混合菌發酵后,可溶性NSPs的含量會略微提高,不溶性NSPs和總日糧纖維的含量降低。此外,豌豆經過這些芽孢桿菌屬的細菌發酵后,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顯著降低(分別為32.5 g/kg對7.3 g/kg和7.8 g/kg),α-半乳糖苷的濃度也顯著降低(分別為97.9 mol/g對30.7 mol/g和 40.0 mol/g)。用黑曲霉發酵RSM后,纖維含量顯著降低近15%。
發酵除了會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濃度外,還會進行物質的從頭合成,這很有趣,因為其中一些微生物源性碳水化合物具有或至少可能具有益生作用。豬的液態飼料經過枯草芽孢桿菌發酵7 d、21 d和35 d后,研究發酵飼料中時間對代謝產物組成的效應,結果發現發酵飼料含有較高水平的核糖、纖維二糖、山梨糖、丙酮酸和泛酸等代謝產物。令人感興趣的是,來自乳酸桿菌的胞外多糖可作為功能性益生元。試驗發現,羅伊乳桿菌在24 h后會產生羅伊(reuteri)葡聚糖和果聚胞外多糖,從而抑制大腸桿菌對黏膜的黏附。
植酸是豆類和其他植物蛋白中已知的抗營養因子,可能會影響磷和其他營養物質在豬和家禽腸道中的表觀消化率。不同類型的發酵(包括液態飼料的“自然”發酵)都具有降低其消化率的趨勢。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圍繞大豆蛋白開展的(表3)。與未發酵的豆粕相比,用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桿菌對豆粕進行商業性發酵,結果略微降低了植酸的濃度,但兩者的差異不大。Chen等(2014)發現,米曲霉可使豆粕中的植酸水平降低57%;Shi等(2015)則發現,米曲霉能將RSM中的植酸水平降低86%。豌豆經過枯草芽孢桿菌以及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混合菌的發酵后,植酸的含量分別降低16%和17%。用不同的啤酒酵母對羽扇豆進行發酵,會導致植酸的含量減少近80%,但是生物堿的比例保持不變。與未發酵的豆粕相比,經過枯草芽孢桿菌和屎腸球菌發酵的豆粕,植酸的含量降低了近50%。經過屎腸球菌、植物乳桿菌、布氏乳桿菌和干酪乳桿菌發酵的羽扇豆粉,植酸的濃度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用從土壤中分離出的不同的腸桿菌對麻瘋樹餅粕進行半固態發酵后,發現所含的抗營養因子含量顯著降低,如佛波酯、植酸、單寧、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發酵過程對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的有益影響之一似乎是通過微生物酶消化實現的。另一方面,微生物酶常用作家禽飼料中的飼料添加劑,以滅活或消除飼料中的某些抗營養因子。然而,飼料在家禽胃腸道中的存留時間相對較短,因此限制了這些酶在飼料中發揮最佳的效果。用由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果膠酶組成的復合酶對豌豆進行酶促發酵,可分別降低豌豆中的α-半乳糖苷、肌醇六磷酸、胰蛋白酶抑制劑和抗性淀粉分別減少50%、49%、25%和75%。在豌豆的自然發酵過程中添加復合酶,即纖維素酶、果膠酶、木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半乳糖酶和甘露聚糖酶的酶復合物,可降低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糖醛酸和總NSPs的含量。試驗證明,用植酸酶對菜籽餅進行自然發酵后,植酸的濃度可以降低到初始值的5%以下,芥子油苷則能夠減少到初始值的10%以下。用由蛋白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組成的復合酶對大麥進行酶促發酵,可以降低酸提取物的黏度,并可降低可溶性、不溶性和總β-葡聚糖的濃度。啤酒糟在自然發酵過程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使木糖和阿拉伯糖的濃度降低15%~30%。
5、對日糧淀粉的消化率
5.1 豬
在發酵過程中,飼料中的淀粉可能會發生溶脹和糊化,導致淀粉顆粒更易于與小腸中的α-淀粉酶接觸。淀粉的溶脹和糊化以及上述抗性淀粉的減少可改善豬和家禽對淀粉的消化率。有關發酵加工對豬和家禽日糧淀粉消化率影響的研究十分有限。在生長豬的日糧中加入自然發酵的大麥或小麥,可改善日糧淀粉的回腸消化率。在仔豬日糧中加入用植物乳桿菌或布氏乳桿菌發酵的小麥,也可以提高日糧淀粉的回腸消化率。然而,在豬日糧中添加用副干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發酵的麥麩,不會影響日糧淀粉的全腸道消化率。
5.2 家禽
與未經過加工的豌豆相比,在火雞日糧中添加經過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發酵的豌豆,以及經過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果膠酶的酶促發酵后的豌豆,其日糧淀粉的標準回腸消化率更高。在肉雞日糧中加入經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的豌豆和經過上述酶促發酵的豌豆,可提高日糧淀粉的回腸消化率。
6、對日糧蛋白質消化率的影響
6.1 豬
大多數在豬上的研究表明,發酵對飼料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消化有積極的影響(表4),但是,這種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酵所用的微生物和發酵條件。在Cervantes Pahm和Stein(2010)對斷奶仔豬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豆粕經過米曲霉發酵后,粗蛋白的AID和SID分別為0.701和0.818,酶促發酵后粗蛋白的AID和SID分別為0.768和0.919,而天然豆粕中粗蛋白的AID和SID分別為0.700和0.843;但是,除了酶促發酵豆粕后粗蛋白的SID高于其他兩組的外,另外兩組在粗蛋白的SID上差異均不顯著。與未發酵的豆粕相比,豆粕用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后,所含粗蛋白的AID和SID差異不大,但是某些氨基酸在AID和SID上有顯著的差異。生長豬喂給用枯草芽孢桿菌、嗜熱鏈球菌和啤酒酵母發酵的豆粕和一個商業性發酵的SBM后,其對粗蛋白的SID與喂給未發酵豆粕的相似或顯著提高。比較用卡氏酵母、枯草芽孢桿菌或兩者混合菌發酵的豆粕的SID,枯草芽孢桿菌組以及混合菌組豆粕的粗蛋白和一些必需氨基酸的SID有所提高。通過屎腸球菌的發酵,豆粕中粗蛋白的AID從0.783顯著提高到0.832。同時,發酵能夠顯著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劑、棉子糖和水蘇糖的含量。與未發酵RSM的粗蛋白的全腸道表觀消化率(0.787)相比,經黑曲霉發酵后,豬上對RSM中的氨基酸的全腸道表觀消化率與對天然豆粕中的氨基酸的相似(0.823對0.865)。當將藍色窄葉羽扇豆經過釀酒酵母、屎腸球菌、植物乳桿菌、布氏乳桿菌和干酪乳桿菌的混合培養物發酵后,粗蛋白的AID從未發酵的對照組藍色窄葉羽扇豆的0.670提高到0.780。在閹割公豬上,發酵原料的一些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也較高。干酒糟及其可溶物是豬日糧中常見的蛋白質原料,但可能含有高濃度的黏性NSPs。在仔豬斷奶后的第一階段,用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復合酶對干酒糟及其可溶物進行酶促發酵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卻不會提高生長豬對粗蛋白的全腸道表觀消化率。
6.2 家禽
與發酵飼料在豬上使用情況的可用數據相比,有關發酵飼料在家禽上的使用情況以及其對家禽日糧中粗蛋白和氨基酸消化率影響的文獻十分有限(表4)。與發酵(含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桿菌)和未經處理的豌豆相比,喂給用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果膠酶進行酶促發酵后的豌豆后,火雞對日糧粗蛋白(分別為0.97對0.92和0.91)、谷氨酸(分別為0.98對0.94和0.93)、苯丙氨酸(分別為0.98對0.93和0.92)、纈氨酸(分別為0.96對0.91和0.89)的SID更高。此外,與未經過發酵處理的豌豆相比,經酶促發酵后,豌豆的丙氨酸(0.97對0.90)、甘氨酸(0.96對0.92)、組氨酸(0.98對0.92)、異亮氨酸(0.97對0.90)、亮氨酸(0.98對0.91)和賴氨酸(0.98對0.92)的SID更高。但是,發酵豌豆中這些營養物質的消化率與其他兩種豌豆的相似。在日糧中加入上述酶促發酵的豌豆以及用枯草芽孢桿菌發酵過的豌豆后,肉雞對粗蛋白和氨基酸的AID沒有影響。提高肉仔雞日糧中用米曲霉發酵過的木薯漿的添加量,會降低粗蛋白的沉積量。經過納豆菌和凝結芽孢桿菌發酵的豆粕無法改善肉雞對粗蛋白和氨基酸的AID。當使用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米曲霉的混合菌發酵豆粕時,肉雞對日糧粗蛋白的AID從0.764提高到0.790,且胰腺和小腸內容物中蛋白酶的活性提高。有研究表明,給肉雞飼喂未發酵過的液態飼料,會增加肉雞的干物質攝入量。一些研究報道,雖然在實際生產中很難給雞飼喂液態發酵飼料,但液態飼料有利于提高肉雞的采食量和營養利用率。另一方面,Engberg等(2009)報道,蛋雞不會被自然發酵的濕飼料所吸引,這會導致蛋雞減少干物質攝入量,行為更具攻擊性,且羽毛狀況變差。這種結果是由于該試驗所用的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發酵過程中飼料在水中的浸泡時間過長(24 h),導致飼料的結構被破壞,提供的濕飼料使家禽無法展示出自然行為(搜尋、啄食等),且無法保持忙碌狀態。然而,在這項研究中,與干飼料相比,采食發酵濕飼料的母雞具有更大的體重和更好的飼料轉化率。據我們所知,這方面尚無進一步的研究。
7、對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影響
7.1 豬
發酵飼料的使用預期會對動物的消化道、健康和傳染性病原體在體內的定植產生積極作用。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是日糧抗營養因子濃度的降低,特別是飼料中抗原物質含量的減小,改善了腸道健康并對腸道菌群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圍繞豬進行的多項研究發現,飼喂發酵飼料可以降低仔豬斷奶后主要由大腸桿菌誘發的腹瀉。經小孢根霉發酵的豆粕會對仔豬產生保護作用。與飼喂烘烤豆粕的仔豬相比,飼喂經小孢根霉發酵豆粕的仔豬會顯著降低腹瀉的嚴重程度(腹瀉評分為2.3對1.7)。也有報道稱,用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的乳清以及用乳酸桿菌發酵的大麥同樣會對仔豬產生保護作用。給仔豬飼喂用羅伊乳桿菌發酵過的飼料,可降低消化道中大腸桿菌和熱穩定腸毒素的濃度。細菌源性葡聚糖是一種特殊的胞外多糖,可能會對這種作用產生特別的影響。有趣的是,有試驗證實,在母豬日糧中添加經150 g/kg枯草芽孢桿菌和屎腸球菌發酵的玉米與豆粕的混合物后,可以顯著降低哺乳仔豬的腹瀉率。控制沙門菌在家畜中的流行水平是另一個發酵飼料對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十分重要的應用領域。在荷蘭豬場的試驗證實,發酵飼料可以降低沙門菌污染的風險。攻毒試驗表明,給豬飼喂用不同乳桿菌發酵過的飼料,可以顯著降低鼠傷寒沙門菌的感染水平。
7.2 家禽
多項研究發現,發酵飼料可以減輕肉雞應對疾病挑戰的負擔,并可降低沙門菌和彎曲桿菌的傳播水平。例如,與未經發酵的飼料相比,用植物源性乳桿菌發酵的液態飼料(每克飼料含乳酸桿菌109 CFU~1010 CFU)能夠減少排泄腸炎沙門菌的肉雞數量。利用彎曲桿菌進行的三項感染試驗發現,使用相同發酵類型的液態飼料,在家禽尚未開始排出彎曲桿菌的任何時刻,飼喂發酵飼料的肉雞在隨后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排出彎曲桿菌的可能性要比飼喂未發酵飼料的肉雞低9倍。在兩項研究中,液態發酵飼料可能會阻礙沙門菌和彎曲桿菌感染肉雞群。在利用鼠傷寒沙門菌進行的感染試驗中,肉雞采食經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米曲霉混合培養物發酵的豆粕后,其胃腸道和各個器官中鼠傷寒沙門菌的定植量明顯減少。用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黑曲霉發酵的RSM,可以減少肉雞體內鼠傷寒沙門菌的定植量,并可提高增重(第21天,626 g對788 g)和改善飼料轉化率(第21天,1.76對1.60)。
另一個與實際生產相關的問題是壞死性腸炎,其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特別是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的致病性菌株。葡萄糖、紅糖、糖蜜、豆粕、酵母和魚粉被用作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的碳源和氮源。用該發酵工藝產生的終產物(低劑量,3 g/kg)進行的肉雞攻毒試驗發現,隨著終產物中表面活性素濃度的增加,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臨床癥狀和肉雞胃腸道發生損傷的風險降低。
8、結論
發酵可有效減少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并會對豬和家禽腸道中的菌群產生積極作用。然而,發酵對飼料原料的營養物質組成及其消化率的影響并不一致,并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用的發酵類型、發酵時間、發酵劑、發酵環境中主要微生物的酶學特征以及發酵類型、飼料成分及其化學組成。在所有發酵類型中,酶的自然發酵似乎是最有應用前景,尤其是對家禽飼料而言。
二十余年酶菌結合發酵經驗積累,更輕易成功的生物飼料發酵劑,簡單好用的中草藥發酵劑,在2021年11月再次升級科學地將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組合運用,功能更強效果更好,但運用成本更低。
特別提醒:如果是第一次制作發酵飼料、需要發酵的原料霉變或變質較重、發酵環境溫度較低(低于15℃)、粗纖維較高、需要加快發酵速度或者需要制作出更加香醇高品質的生物發酵飼料出來等情況,請按照本產品說明書使用量增加2-3倍的使用量即可。
【原料組成】釀酒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產朊假絲酵母菌、副干酪乳桿菌、曲霉菌、木霉菌、米曲霉、復合酶制劑、載體等;包裝內的小塑料袋中為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由多糖性糖蜜、植物性蛋白胨、酵母膏、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組成。
【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乳酸菌、釀酒酵母等合計≥100億cfu/g,水分<9.0%(指包裝內的粉劑部分)。
凈重:500 克/袋(菌種+酶制劑300克,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200克)。
請注意:本產品升級較大,與過去的使用方法有不少變化,請細看說明書進行運用。
(南寧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直屬下屬公司)
【產品特點】
1.本產品采用以高濃度乳酸菌(300億/g)為主要原料,結合了復合益生菌、口味改良劑、酸化劑的諸多優點,能夠發酵處理各種飼料原料、青綠飼料、秸稈粗飼料、各類食品加工下腳料糟渣等成為營養豐富的飼料,且能夠降解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在動物腸道中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是降低飼料成本、改善動物肉品質、改善養殖場環境(臭味氨氣下降非常明顯)的好方案,使用后養殖環境形成益生菌環境,對動物健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2.升級后將原來的大部分輔料去掉,創新地將菌種激活和繁殖所需的專業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溶于到產品中,不僅降低了大量使用紅糖或玉米等含淀粉原料的使用降低成本,且明顯提高了運用效果。
3.對霉變飼料及飼料原料具有脫霉作用,霉菌在厭氧發酵環境中無法生存,達到脫霉效果;對棉菜粕具有脫毒作用,通過酶制劑對抗營養因子的分解,并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小肽。
4.產品中另外添加了新型增甜增香菌種,明顯改善發酵料的適口性,使得處理后的發酵料增香增甜,動物對發酵料更愛吃。
5. 客戶鑒別本產品真假和一些發酵劑產品比較效果的簡單方法:500~600毫升的空塑料瓶裝入50克大米,倒入200毫升不超過40℃的干凈溫水,加入本品粉劑與配套的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各2-5克,蓋上蓋子搖動一下后放在溫度30℃左右環境中每天幾次小心放氣,2~3天大米基本溶解成乳狀。假冒發酵劑幾乎不能溶解大米(也就是分解效果差),無大氣體產生、發酵速度慢和香甜度差等,效果對比一目了然。
【產品使用方法】
一、制作液體菌液(保健菌液與加強型EM菌液)
將本品中的粉劑和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溶于15公斤的溫水中(不高于45℃)密封發酵72小時以上(注意放氣安全),就成為酶菌結合的益生保健菌液(加強型EM菌)要求長期密封保存一年以上有效,長期在畜禽水產養殖動物上按照飼料重量的3%-5%拌入飼料中飼喂,飲水按照2%添加,動物會非常喜吃,動物各階段(包括孕畜)均可長期使用。
二、處理全價或自配飼料成無抗飼料
本品500-1000克先放入10-2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全價顆粒飼料1000公斤(可以加入中草藥20公斤效果更好),清水600公斤,混勻后放入陶瓷或者塑料桶中嚴格密封,3天后開始使用。使用時發酵的全價飼料10-20%,未發酵的全價飼料80-90%,周圍疫情高發期發酵的全價飼料增加到20-30%,使用后具有明顯的保健效果與提高消化降低料耗的作用。
→長期在豬飼料中添加部分發酵全價飼料對比效果明顯;→長期飼喂部分發酵全價飼料對豬生長、糞便臭味物質、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性能指標的影響
三、發酵木薯渣、豆渣、米粉面條加工下腳料、工廠學校剩飯、米糠、統糠、菌糠、酒糟、果渣果皮、青秸稈、牧草、紅薯藤等原料
本品500-1000克先放入10-2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1噸待發酵原料(部分原料需要粉碎),含淀粉類的飼料100公斤(比例約為原料的5%以上,如玉米、大米、紅薯、淀粉均可,也可以用3公斤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代替)、食鹽2公斤(含有足量食鹽的原料則不添加,食鹽不能放在激活的菌種中,要直接撒在發酵料上或需要添加的清水中,下同)。含水量調節到55%-60%左右,壓實密封發酵7天左右有濃郁香味時即可使用。發酵后的料適口性、營養、消化率較未發酵前有明顯提升。發酵后的飼料根據不同動物與不同飼養周期按照10%-50%與該動物其他全價飼料混合后飼喂,不可以單獨飼喂或全部飼喂發酵飼料。
→將統糠米糠發酵成高品質生物飼料技術,養殖場自用和銷售都可以
四、霉變的飼料及飼料原料脫霉
每1噸霉變飼料或飼料原料添加本品2包(1000克)先放入2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玉米粉400公斤(霉變原料中含有能量飼料如玉米粉、小麥粉等20%以上可無需另外添加玉米粉,也可以用5公斤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代替),均勻混合后將物料含水量調節至60%左右,密封發酵7-15天后(夏短冬長,氣溫低于15度時建議在室內進行保溫發酵),發酵料有濃郁甜酒香味即可使用。脫霉后的飼料按照飼料比例的30%左右與飼養動物的全價飼料混合后飼喂,不可以單獨飼喂。
五、對棉粕、菜粕、菜粕、棕櫚粕、花生枯、茶枯的脫毒與生成小肽
本品500克先放入1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1噸待發酵原料,玉米粉100公斤(也可以用3公斤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代替)、食鹽2公斤。含水量調節到55%左右密封發酵一周以上。本產品不僅能夠快速去除棉粕、菜粕、菜粕、棕櫚粕等其中的抗營養因子(俗稱其中的毒素),形成生物蛋白飼料代替豆粕提高消化吸收率,還能夠在發酵過程中生成大量對動物有益的的小肽。
六、中草藥及中藥渣發酵方法
1.固態中草藥發酵技術:將100公斤中草藥粉碎,越細越好放入80公斤的35℃左右的溫水中,加入玉米粉(也可以用750克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代替)與豆粕各10公斤、本品1包先放入1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食鹽200克,放入塑料容器內壓實密封發酵7天以上后使用,密封可以保存一年以上,按照飼料比例的1%以上添加到飼料或飲水中使用。
2.液態中草藥發酵技術(即發酵成為中草藥活菌水的方法):1.5-2公斤中草藥(如“御瘟湯”)+1包本品先放入1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10公斤全價飼料(可以用750克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或2公斤以上紅糖代替)+100公斤清水混合在非金屬容器中簡單密封發酵72小時以上后使用(在半個月內使用完效果更好,且要持續密封保存,否則時間一長可能變質不能使用)。按照5%-10%的比例添加到動物飼料中飼喂,或2%-5%的比例添加的動物飲水中飼喂。
3.中藥渣發酵:中藥渣1立方,本品1包先放入1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玉米粉100公斤(也可以用3公斤以上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代替)、豆粕50公斤(花生粕、菜粕、茶粕等均可),食鹽3公斤,混合含水量調節在55%-60%左右,裝入大容器或薄膜袋中壓實密封發酵,一般一周左右有濃郁的甜酒香味即可使用,密封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發酵后的中藥渣按5%以上的比例添加到飼料中。
非洲豬瘟防控期間運用這個方法更好——豬場復養增加自制發酵中草藥體內外運用能夠輕易成功,實施容易成本低,幾乎不會失敗
【視頻】肉豬養殖飼料中添加部分發酵飼料或發酵中藥效果好
七、制作輕度全量發酵飼料及水料上的運用
本品500克先放入10公斤溫水中激活2小時以上、全價飼料1000公斤、清水600-800公斤混合發酵6-24小時后飼喂,形成輕度全量發酵預消化模式;或者清水增加到1500公斤以上形成水料發酵24小時內飼喂,兩種模式能夠達到更好的消化吸收率。
八、制作優質的青貯飼料
將本品1包先放入20公斤溫水中激活24小時以上備用,制作青貯飼料時比較均勻地噴灑到3-5立方物料中,能夠加速發酵、提高質量和適口性,且不容易失敗還能夠更長時間保存。
【配料說明和注意事項】
1、將本品(粉劑與包裝內的稠狀物質)放入約20倍的溫水中化開2-24小時活化后再使用效果更好;在發酵物料時一定要壓實密封,環境溫度低于20℃建議適當保溫或延長發酵時間;制作液體菌劑和密封發酵飼料過程中會產生氣體注意放氣安全;密封好不開封的情況下發酵料可以保存1年以上不變質。密封效果不好會導致發酵料表面霉變,飼喂時要鏟除表面霉變的發酵料。
2、發酵料如果酸度過大,動物適口性差時可以在飼喂前混料時添加1%-2%小蘇打中和酸度,改善動物適口性,或者降低發酵飼料的使用量。
3、發酵料開封進行飼喂后,建議7天內使用完,每次取料后要注意繼續進行密封保存。
4、發酵料由于營養不全面,建議在飼喂混料時添加適當的能量飼料和蛋白飼料、預混料來調節營養配比,使動物達到更佳的飼喂效果和生長速度。
5、動物第一次飼喂發酵料必須遵循先少量飼喂然后逐步加量的原則,一般幼小階段動物最大添加量10%-20%,中等階段動物20%-30%,鄰近出欄階段30%-40%。在實際飼養中行適當的調整。
6、第一次使用發酵飼料可能會出現零星或者短時間的腹瀉,這些都屬于正常的現象。可以通過減少發酵料和添加藥物進行調整。連續使用發酵料一周后會發現動物的消化率大大的提高,糞便變松軟而且量變少,欄舍的氨臭味大大的減低。
7、飼喂本產品及發酵飼料不影響正常的動物免疫,動物發生疾病使用大劑量抗生素藥物時,繼續使用本品和發酵飼料無副作用,母畜與孕畜也可以使用。
【包裝規格】500克/包(菌種+酶制劑300克,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200克),30包/箱。規模養殖場可以提供25公斤裝或者進行產品定制。
【生產日期與批號】見封口處
【質保與儲存】12個月,常溫下于通風、陰涼、干燥處存放。
【生產企業】南寧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廠家地址:廣西南寧市高新區科園大道58號
聯系電話:400-030-9099,0771-2204816、3800156
微信公眾:gxzn-99,網址:www.zn99.com,www.fsssmj.com
淘寶網gxzn99.taobao.com(廣西助農科技養殖超市)。
申請代理與經銷聯系13507889320(微信同號);咨詢了解當地經銷代理商或微信直接購買產品請添加18076549930或15578100088為好友(還可以咨詢技術問題)。
假冒仿冒產品成堆,只要做以下試驗比較馬上識別,實力與效果證明一切
客戶鑒別本產品真假和同類產品比較效果的簡單方法:500~600毫升的空塑料瓶裝入50克大米,倒入200毫升不超過40℃的干凈溫水,加入本品2克,蓋上蓋子搖動一下后放在溫度30℃左右環境中,2~5小時后開始不斷產生大量的氣體,每天需要小心地放氣3次以上(緩慢地擰開瓶蓋),2~3天大米基本溶解成乳狀(說明強大的粗纖維分解能力,恒溫30℃的情況下一般只需要24-48小時),最后成為濃郁甜酒香味的活性乳酸菌為主的復合益生菌菌液(PH值4.5以下)。劣質或假冒產品、EM菌等幾乎不能溶解大米(也就是分解粗纖維效果差等),無大氣體產生、發酵速度慢和香甜度差等,效果對比一目了然。
因此,“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就具備小劑量、低成本、短時間分解粗纖維的功能讓藥物和營養釋放出來方便吸收,且益生菌品種更多(由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丁酸梭菌、副干酪乳桿菌等10余種益生菌組合,其中一般發酵劑中幾乎沒有丁酸梭菌和副干酪乳桿菌等提高免疫等作用的重要益生菌)對動物的保健更有利,加上采用“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的飼料非常香甜可口動物一般都是瘋狂搶吃,生長催肥見效快。這也就是為什么說“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是飼料發酵劑中的佼佼者,嘗試使用一次就被肯定這個發酵劑(市場價格每包約25元,可以發酵2噸飼料)。
“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幾個關鍵核心菌種介紹的相關鏈接——
2.丁酸梭菌的作用及其在養殖業中的應用,哪些商品益生菌產品中添加了丁酸梭菌?
3.副干酪乳桿菌發酵飼料對生長豬生長性能、糞便菌群數量與揮發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標的影響
【視頻】部分發酵飼料養豬雞鴨帶給你無臭味健康無抗養殖效果
規模養殖場客戶使用“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后的效果總結供參考
一、在母豬上的使用效果
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給豬群提供腸道營養,免疫營養,生殖營養預防緩解母豬妊娠期便秘,食欲不振,不吃食的現象。
1、可以吞噬降解部分霉菌毒素,解決母豬淚斑,淚痕緩解肝腎負擔,15——30天解決母豬皮毛粗糙無光背部痂皮毒素嚴重。
2、2—3個月改善母豬體質,促進母豬代謝,恢復健康,皮膚紅潤,白里透紅讓母豬更年輕,發病率降低90%近似保育豬。
3、縮短母豬產程時間,豬場95%的母豬產程2-3小時,提高仔豬出生均勻度,出生活力,讓仔豬更健康。
4、提高哺乳母豬采食量,10%-20%,增強泌乳能力,提高仔豬成活率,斷奶重。
5、減少母豬體重流失,讓95%的母豬斷奶后3-7天發情提高母豬排卵數2-3個延長母豬使用年限2-3胎。
二、在生豬上的使用效果
1.促進仔豬腸道發育,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防治豬群黃白痢,腹瀉,增強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死亡率,有效率可達90%以上。
2.改善飼料適口性,讓仔豬更適合應飼料,調理僵豬,光吃不長幫助消化吸收,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圈舍環境,降低氨氣,硫化氫等70%左右,減少蚊蠅滋生。
3.育肥豬提前(10-15)天出欄節省更多飼料,改善豬肉品質,肉質鮮美,風味濃厚,營養豐富,是生產綠色或有機食品的理想產品。
4.入產出比高,(綜合1:3-5)花防病的錢還能創效益,是生產綠色無公害,無藥殘,安全食品理想選擇,早用早受益。
【視頻】豬飼料中使用部分發酵飼料,即使非常簡單的豬舍也能夠養出漂亮高品質的豬和豬肉產品
重點推薦技術——豬場復養增加自制發酵中草藥體內外運用能夠輕易成功,實施容易成本低,幾乎不會失敗
【視頻】采用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發酵飼料養野豬肉質好
【視頻】采用半放養+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進行發酵飼料的訂單式年豬土豬肉供不應求養殖效益高
廣西助農推廣的采用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發酵木薯渣,在閹雞肉雞飼料中添加20%的發酵木薯渣飼養,毛利潤能夠提高了25%以上,明顯提高了經濟效益。
使用發酵飼料后雞肉品質一流,土味知足。
【視頻】采用部分發酵飼料或發酵中藥能夠養出高品質豬肉來
更多介紹
豬場復養增加自制發酵中草藥體內外運用能夠輕易成功,實施容易成本低,幾乎不會失敗
益生菌發酵生物飼料喂豬雞鴨越來越吃香,養殖降低成本與提高品質的有效措施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有7個專業現代生態養殖技術實戰型團隊,為全國養殖場進行非洲豬瘟防控技術、現代循環生態養殖場的規劃、設計、建設、整改等服務;養殖場環保問題低成本解決方案(養殖場惡臭、氨氣,蒼蠅、污水、糞污資源化、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與專業配套產品。幫助政府部門完成現代生態養殖、糞污資源化、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糧改飼、秸稈綜合利用、牧草產業等達標工作、培訓工作(免費且有專業資料等),針對您當地制定專業方案,做出示范樣板后確定效果再進行推廣。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
廣西助農公司有著20余年的生物發酵飼料經驗,能夠針對你的養殖場做出最適合的模式,我們的發酵技術不僅設施投資簡單(僅需塑料袋或塑料容器等即可),且發酵成功率很高。最關鍵是制作出來的發酵飼料品質比一般更好(得益于先進的酶菌結合發酵劑與經驗總結),能夠為你生產出低成本、養殖環保無抗優質的動物產品出來,大量成功案例可以驗證。提供上門服務(快速解決家禽養殖上的疾病、環保、肉品質等問題)。
微信公眾號:gxzn-99
微信號:gxzn07713815862
電話:0771-2204816,3800156,3815862
網站:www.fsssmj.com, www.zn99.com
微店:weidian.com/?userid=1353707843
產品購買微信轉賬請添加18076549930或15578100088為好友(還可以咨詢技術與業務問題)
相關鏈接——農業農村部鼓勵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快生物飼料、酶制劑、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抗生素替代產品開發,推動全行業抗生素減量替代,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 上一篇:黎老板分享發酵豆渣喂豬的最佳配方,省錢好用少生病,還能賣個好價錢! [2022-03-15]
- 下一篇:如何應對中大豬出現癱瘓及母豬產后無乳?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