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糧中添加過氧化氫酶對懷孕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導讀
過氧化氫酶(CAT)是一種新型酶制劑,是機體內氧自由基的頭號殺手,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但它同時也是一種源于生命體的活性物質。它在生物界的分布極廣,幾乎從動物到植物,甚至從人到單細胞生物,都有它的存在,而且生命本身具有平衡自由基或者說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被視為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人體內的垃圾清道夫。因此,尋找一些外源過氧化氫酶添加到日糧中顯得很有意義。氧化應激常使母豬出現乏情和返情,發情周期延長,還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影響母豬采食量,營養不足,導致胎兒出生后生長緩慢。母豬在妊娠后期遭受氧化應激,母豬的初乳和常乳免疫球蛋白含量較低。仔豬出生1日齡時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明顯低于正常仔豬,母豬初乳中和仔豬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對仔豬的后天免疫非常重要,當其含量低時,則導致仔豬免疫力差易引發疾病。本試驗通過在懷孕長大母豬的日糧中添加過氧化氫酶,探討過氧化氫酶對懷孕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為豬的生產實踐提供理論參考依據,對豬生產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1 實驗材料
試驗用過氧化氫酶購置于長沙某公司。
1.2 實驗動物及設計
(1)選擇胎次相近的 72 頭懷孕長大母豬隨機分為兩組,形成典型對照試驗。 A 組為試驗組,包括 36 頭懷孕長大母豬。 B 組為對照組,包括 36 頭懷孕長大母豬。
(2)A 組是日糧中添加過氧化氫酶的實驗組,添加 10%過氧化氫酶,也就是每一噸基礎日糧中添加一公斤拓豐過氧化氫酶制劑。 飼喂至實驗結束。
(3)B 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日糧中不添加任何制劑。
(4)兩組按預產期分配,相同時間隨機分配,每個時間點至少保證 2 個重復。
(5)除飼料不同外,A 組與 B 組的所有母豬盡量保證相同的環境及飼養管理水平。
1.3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測定指標
(1)基本資料:記錄好試驗用的母豬耳號、配種日期及預產期。(2)試驗數據:懷孕35 天活胚數、活胚重、產仔數、健康仔豬數、初生均重。(3)其他:記錄試驗母豬的情況,包括采食量、活動能力、有無生病等等。
1.5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 初步整理后, 用SASV8軟件分析。
2結果和分析
2.1 日糧中添加過氧化氫酶對胚胎的影響
從排卵數來看, 兩組沒差別, 但是總胚胎的存活率A 組比B 組高14.28%。A 組活胚重顯著高于B 組。A 組的可存活胚胎的存活率比B 組高21.43%。
2.2 日糧中添加過氧化氫酶對產仔性能的影響
從產仔數及健仔數來看,A 組高于B 組,差異不顯著。從平均初生重與平均初生重極差來看,B組優于A 組且有顯著差異;A 組明顯初生窩均勻度差(–0.162kg),平均初生重輕(–0.084kg/頭)。
2.3 其他指標
從連續觀察兩棟產房來看A 組母豬明顯活躍,對于仔豬叫聲敏感,無壓死現象,而B 組母豬因產仔消耗明顯反應遲鈍,仔豬多為壓死,母豬產仔時處于高應激狀態, 產后因體內CAT 水平有限, 無法平衡氧化與抗氧化, 故母豬產后不愿意動,而后就會有拒乳現象發生,會嚴重影響仔豬生長。兩棟產房母豬產前都有便秘現象, 有個別嚴重,呈算珠狀,碾壓難變形,B 組在產后10 日齡自動緩解,A 組在飼喂第5 天糞便濕潤開始變化,產后10 日齡采食量明顯上升。取兩棟母豬糞便(12h)物理分析觀察,對照組糞便干燥,用手難以碾碎,呈球狀,表面有未消化完全的玉米粒,掰開亦有,肉眼可見,用水泡發,大部分糞球浮于水面,且水中有呈疑似稻殼物體(類似木質纖維)。試驗組糞便濕潤,呈球狀糞便明顯少于對照組,無論糞便表面與內部肉眼難見未消化玉米粒,用水泡發,有少量糞球浮于水面,水中也有疑似稻殼物體(類似木質纖維)。
2.4 經濟效益
A 組年產胎次為365/(114+24+4)=2.570 胎,100%的成活率, 母豬PSY (10.306*2.570*100%=26.486 頭)。B 組年產胎次為365/(114+24+7)=2.517 胎,96.164% 的成活率, 母豬PSY(9.583*2.517*96.164%=23.195 頭)。兩組PSY 差異顯著(+3.291 頭),按每頭斷奶仔豬400 元計算,A 組每頭母豬比B 組每頭母豬多盈利1316.4 元/頭/年,36 頭相差47390.4 元。效益極其顯著。
3討論
現代母豬發生了很多變化, 如體成分的變化(瘦肉/脂肪比例提高),成熟體重更大,窩產仔數更多,仔豬成活率更高,泌乳量更高,對營養、環境及管理上的“應激因子”更敏感,不同胎次間的“連帶”效應更強。同時,集約化飼養技術也加重了母豬氧化應激,如適應性品種,高產仔數,飼養方式,限位飼養,疾病,病原菌感染,營養(高能量、脂肪),抗生素,藥物,高銅,霉菌毒素,環境應激如溫度(熱應激、冷應激)和空氣質量。特別在生產上追求高產量、高營養、高代謝,任何一個因素都能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
懷孕母豬的生產性能指標是由內在和外在兩個因素決定的,外在因素包括飼養管理水平、環境因素、微生物感染、其他人為因素,內在因素包括品種、遺傳因素、個體差異等等。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生產實驗, 每一個因素都可能會對最終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要求我們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單一變量原則, 即盡量保持兩組試驗除了飼料不同外無明顯的差異。
但是, 在試驗過程中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誤差, 個體的抗病力差異和抗應激差異使不同的母豬在妊娠期出現不同的表現, 有的即使飼喂了過氧化氫酶制劑的飼料還是會出現生病。而不同的母豬的產仔時間也不同, 不同的產仔時間溫度不一樣,這對仔豬的存活率也會產生影響。還有個體在妊娠期間生病的,在注射藥物之后,肯定會影響胚胎的生長發育。還有的豬舍通風比較差,蚊蟲滋生,雖然會定期消毒殺蟲,但和通風良好的豬舍相比肯定會有差異。
可見想要控制此次試驗的單一變量不可能實現,只是盡量控制其他因素一致,盡可能的減少誤差。但是我們的試驗重復較多,影響因素在可控范圍內,所以試驗數據及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 上一篇:菌種成本不到十元,快速將牧草青秸、菜葉等發酵喂豬雞鴨牛羊技術 [2017-11-19]
- 下一篇:動物益生菌短短芽胞桿菌FJAT-1501-BPA制劑的制備及其益生特性評價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