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走進發酵床養豬場:生態養殖新典范
在當今的養豬業,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種創新的養殖技術層出不窮。其中,發酵床養豬作為一種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的養殖模式,正逐漸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應用。近年來,養豬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傳統養豬方式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大量的豬糞尿未經有效處理,對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了嚴重破壞,這不僅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也引發了社會對養殖業的不滿和擔憂。在這樣的背景下,發酵床養豬技術應運而生。如今,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嘗試并采用發酵床養豬技術。從大型的規模化養殖場到小型的家庭農場,發酵床養豬正在逐步改變著養豬業的面貌。
一、傳統豬場養殖的弊端
1.環境污染嚴重:傳統豬場養殖中,大量的豬糞尿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土壤、水源和空氣受到嚴重污染。豬糞尿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進入水體,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不僅對周邊空氣質量造成影響,還對養殖人員和豬只的健康構成威脅。
2.豬只健康問題頻發:傳統豬舍環境潮濕、衛生條件差,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導致豬只易患疾病。為了預防和治療疾病,養殖戶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這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還可能導致藥物殘留,影響豬肉品質和食品安全。
3.養殖成本較高:傳統養殖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糞污處理設施,以及購買消毒、防疫用品等。同時,由于豬只生長環境不佳,飼料轉化率低,生長周期長,也增加了飼料成本和時間成本。
4.勞動強度大:清理豬舍糞便、沖洗圈舍等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增加了養殖戶的勞動強度。
二、豬場使用發酵床的好處
1.改善養殖環境:發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夠迅速分解豬糞尿,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產生,使豬舍內空氣清新,無異味。同時,發酵床能夠調節豬舍內的溫度和濕度,為豬只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2.增強豬只免疫力:有益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增強豬只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3.降低養殖成本:減少糞污處理費用:無需建設復雜的糞污處理設施,節省了大量資金。
4.節省飼料:發酵床中的微生物能夠分解飼料中難以消化的物質,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
5.減少藥物使用:豬只健康狀況良好,減少了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降低了養殖成本。
6.提高豬肉品質:豬只在發酵床上自由活動,運動量增加,豬肉口感更好。同時,無藥物殘留的豬肉更受市場歡迎,價格也相對較高。
7.資源循環利用:發酵后的墊料是優質的有機肥料,可用于農業生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
三、豬場發酵床制作步驟
首先,將“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1 包(500 克)置入 5 公斤 35℃左右的溫水中,添加 500 克紅糖(紅砂糖最佳,白糖和葡萄糖亦可但效果略遜),放置于塑料容器內密封進行激活,時長需達 24 小時以上,我們將其稱作激活菌液。激活菌液需密封保存,建議在 15 天內使用完畢,留作備用。對于墊料的選擇,若采用無霉變的鋸末,可直接投入使用。然而,倘若使用谷殼或者速生桉樹等可能含有一定毒素的鋸末作為墊料,則需要進行一周以上的發酵處理方可使用(“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1 包激活菌種、玉米粉 20 公斤、鋸末 5 立方,調整至含水量約 65%左右,壓實并用薄膜覆蓋,發酵 7 - 15 天后投入使用)。以廣西的氣候條件為例,在墊料厚度的把控上,高溫季節約為 15 厘米,低溫季節則需達到 20 厘米左右。每 20 - 30 平方米的區域,使用“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1 包激活菌液均勻撒在墊料上即可(通常無需進行翻動混合),在接入菌種之后能夠即刻投入使用。在墊料使用的前期,每 3 - 6 個月補充一次菌種;使用后期,則每 2 個月左右補充一次。墊料無需頻繁翻耙,依據不同的墊料材質、養殖密度等因素,一般 1 - 3 年進行更換。這種厚度的墊料不會產生過高的熱量,不會對豬只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不會頻繁出現板結的情況,無需經常翻耙墊料。
四、結論
在未來的養豬業發展中,發酵床養豬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這一創新的養殖技術符合現代畜牧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養豬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實現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經濟效益的多贏局面,為推動整個養殖業的現代化進程發揮重要作用。讓我們共同期待發酵床養豬在未來帶來更多的驚喜和突破!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甘晟堂:18777078873(微信同號)
- 上一篇:傳統豬舍改造成漏糞板薄墊料發酵床養豬模式,低密度薄墊料發酵床養豬新技術,墊料不產生高溫且不用經常翻耙 [2024-07-16]
- 下一篇:旱鴨養殖臭味大,飼養過程中兩處使用益生菌,鴨欄臭味去無蹤 [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