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豬場:利用發酵農作物下腳料破解飼料價高豬價低困局
2020年豬市“黃金期”,豬價創下前所未有的高點,毛豬價格接近20元/斤。高利潤刺激下,各行各業跨界搞養豬,這樣的結果是2021下半年開始至今豬市行情崩塌,養豬業持續低迷,虧損慘重。到今年的“寒冬期”,幾經沉浮的豬價,讓養豬朋友真切地體會到行情的動蕩。但無論行情高低,“降本增效”都是養豬人永恒的話題。
我國是大豆加工和使用大國,大豆大部分被應用到飼料中,再就是日常食用的豆制品。如今我們附近就會有很多的豆制品加工廠,而豆渣就是加工的副產物,每天豆渣的產量都非常大。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如今很多養殖戶都利用豆渣飼喂牲畜來降低養殖成本,但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在使用豆渣時不是再直接使用,而是制作成豆渣發酵飼料。
在廣西來賓市,有一個獨特的豬場,面對飼料價格高企和豬肉價格低迷的困境,他們利用發酵農作物下腳料成功地破解了這一難題。通過創新和智慧,他們不僅降低了養殖成本,還提高了豬只的成長速度和肉質品質。
近年來,由于飼料價格的持續上漲,許多養豬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同時,豬肉價格的波動不定,使得養殖戶們難以獲得合理的回報。然而,在來賓市的這個豬場,他們通過觀察和實踐,發現了發酵農作物下腳料這一低成本、高營養的替代飼料。
發酵農作物下腳料,顧名思義,就是農作物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稻草、麥稈、玉米芯等。這些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農作物下腳料,經過特定的發酵處理后,變成了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飼料。而且,發酵過程中還產生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有助于豬只的消化吸收和健康成長。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在使用豆渣時不是再直接使用,而是制作成豆渣發酵飼料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位來自于廣西來賓養豬多年的覃總他是怎么做的“我們通過將發酵農作物下腳料與常規飼料進行混合喂養,發現豬只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而且肉質更加鮮美。同時,由于成本降低,我們的養殖效益也有了顯著提高。”
將發酵農作物下腳料發酵飼料的具體操作分享如下:
1.將“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1包和750g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分別溶入到10公斤35℃左右的溫水中,密封激活2小時以上后使用即可(24小時后使用效果更好),在3天內使用完效果比較好;激活好的菌種與1噸濕豆渣+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5公斤混合均勻后將含水量調節到50%-60%(手捏一把成團且沒有水滴下為宜),本方法也用于發酵菜粕、棉粕脫毒代替豆粕(含水量過高的豆渣加入玉米粉等輔料來調節水份),密封發酵7天左右有濃郁甜酒香味時即可使用。
育肥豬使用比例:15-30公斤的小豬按10%比例、30-50公斤中豬按20%比例、50公斤以上大豬按照30%比例,與豬全價顆粒飼料或自配全價飼料混合后飼喂。
母豬使用比例:后備母豬、空懷母豬按50%比例,懷孕前期母豬(90天前)按30%比例,懷孕后期母豬與哺乳期母豬10%,與母豬全價飼料混合后飼喂。各品種豬都可以使用,在土豬、土雜豬可以適當增加使用量,節本增效也更加明顯。
豆渣經過發酵過程,不僅去除了豆渣內的抗營養因子,而且還對大分子的蛋白質,纖維素進行了分解,分解為小分子的營養成分。發酵過程相當于對豆渣進行了預消化,縮短消化途徑,便于動物的消化吸收。而且益生菌能夠調理腸道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減少腸道疾病。
覃總運用微生物發酵豆渣飼喂豬群總結以下幾點優勢:
1.便于保存,生豆渣的保存時間一般是1-2天左右,發酵豆渣在正常環境下最少能存放6個月左右,如果使用良好的密封進行處理,烘干后壓緊就能保存1-2年左右。
2.適口性強,豆渣的粗纖維含量比較高,生豬不喜歡食用,通過發酵后就能減少30%以上的粗纖維,增強生豬的食欲,方便進行消化吸收。
3.降低養殖成本,發酵豆渣能代替一大部分飼料,這樣就可以降低飼料的成本,降低豬的得病率,使生豬的存活率以及出欄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可與提高養殖者的經濟效益。
這個豬場的故事在當地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養豬戶同行都向覃總學習取經,希望能夠借鑒他的成功經驗。同時,當地推廣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廣,鼓勵更多的養殖戶采用這種環保、低成本的養豬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酵農作物下腳料在許多豬場特別是散養豬場逐漸得到廣泛應用。這種養豬方式不僅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還有助于促進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從中受益,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總之,廣西來賓市這個豬場利用發酵農作物下腳料破解飼料價高豬價低困局的故事,充分展現了創新和智慧的力量。他們通過勇敢嘗試和實踐,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養殖新路子。希望這個故事能夠激勵更多的養殖戶勇敢面對困境,不斷探索和創新,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廣西這個雞場運用微生物發酵床模式,實現糞污零排放轉化有機肥,同時也提高了雞群的健康水平 [2024-01-27]
- 下一篇:廣西南寧橫州市李老板長期運用部分發酵牧草養豬降本增效明顯,他分享了運用心得給大家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