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某養雞場雞舍墊料發酵床出現氨臭味大的問題,經廣西助農技術老師現場排查,主要原因包括墊料前期氨臭積累、發酵床激活后啟動緩慢、飲水區域管理不善、新舊墊料菌種不均以及通風不佳。為改善雞舍環境,保障雞群健康,特制定本綜合解決方案。
一、解決方案
1.發酵床菌種補充
全面檢查與翻動:對整個發酵床進行深度檢查,重點關注之前墊料氨臭味濃重區域、飲水器下方及板結部位。人工翻動墊料,墊料最好是能使用木糠,盡量減少使用谷殼(谷殼如遇墊料濕度過大,容易產生黃曲霉素,雞容易采食),墊料深度達到 15-20厘米,確保墊料松散,促進空氣流通,為菌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翻動過程中,將明顯板結、結塊墊料打碎,使其與周圍松散墊料混合均勻。
菌種選擇與準備:將加強型活力發酵床1包與1公斤紅糖溶于5公斤清水中(低溫季節使用35度溫水)密封激活24小時以上制成菌種擴繁物(菌液),以增加菌種與墊料接觸面積,提高接種效果。每20平方米發酵床準備5公斤的菌種擴繁物。
均勻撒播與補水:將制備好的菌種擴繁物均勻撒播在翻動后的發酵床上,特別注意撒播在之前問題突出區域。撒播完成后,使用噴霧器對墊料表面進行少量噴菌液,使墊料含水量保持在 20% - 30%(看似濕潤,手捉干爽為宜),激活菌種繁殖代謝。
2.飼料中添加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
益生菌選擇:挑選針對雞腸道健康、能有效減少糞便異味的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產品,確保菌種包含乳酸菌、雙歧桿菌、芽孢桿菌等有益菌。
添加比例與方法:前面15天1包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按照拌料1噸比例將益生菌添加到雞飼料中。15天后按照1包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拌料2噸長期飼喂。
3.欄舍噴灑養殖場快速除臭消氨劑
除臭劑選擇:采購正規、無刺激性、對雞群無害的養殖場快速除臭消氨劑,產品需具備快速分解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同時具有抑菌消毒功能,能長效維持欄舍清新環境。
噴灑頻率與方法:每天進行一次欄舍噴灑作業。使用背負式噴霧器,將除臭消氨劑1L稀釋20倍噴灑200-300個平方米,連續使用7天,對發酵床表面、雞舍墻壁、屋頂、通風口等全方位噴灑,確保霧滴均勻覆蓋,每平方米噴灑量約 200 - 300 毫升。之后每周根據欄舍氨臭味噴灑1-3次。
4.加強通風效果
通風設施檢查與維護:對雞舍現有通風設備(如風機、通風窗、通風管道等)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風機葉片、通風口濾網灰塵雜物,修復破損管道,確保通風系統通暢無阻。檢查電機、皮帶等運轉部件,添加潤滑油,保障設備正常運行,達到設計通風量。如沒有通風設施,建議增加抽風機等通風設備。
優化通風布局:根據雞舍結構與養殖密度,合理調整通風口大小與位置,形成有效對流。在夏季高溫時段,增加縱向通風,加快空氣流速,帶走熱量與濕氣;冬季寒冷時,采用定時、間歇通風模式,避免冷風直吹雞群,在通風同時兼顧保暖。在雞舍內設置多個溫濕度監測點,實時監控環境指標,依數據動態調控通風參數。
輔助通風措施:在雞舍內合理擺放風扇,作為通風補充手段,促進空氣微循環,尤其加強飲水器周邊、角落等空氣易滯留區域通風。風扇高度、角度根據雞群活動范圍調整,確保風力覆蓋雞只生活區域,輔助驅散氨氣積聚。
二、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第 1 - 3 天)
首日,完成發酵床全面翻動、發酵床菌種補充,同時開始飼料添加益生菌,雞舍進行首次除臭消氨劑噴灑,并檢查通風設施。
第二日,觀察發酵床菌種激活跡象(如溫度微升、墊料色澤變化),繼續正常投喂含益生菌飼料,一天噴灑除臭劑1次,根據天氣與舍內溫濕度開啟部分通風設備試運行。
第三日,再次翻動飲水器下方墊料和結塊的墊料,控制墊料濕度20-30%,檢查雞群采食、糞便,記錄氨臭改善情況,調整通風時長與時段,確保舍內空氣緩慢更新。
2.第二階段(第 4 - 7 天)
第四天,對發酵床進行局部疏松,針對仍有氨味區域追加少量發酵床菌種擴繁物,持續飼料益生菌添加,加強通風換氣強度,增加風扇輔助通風。
第五 - 六天,維持日常操作,依據雞舍氨臭檢測數據(可使用便攜氨檢測儀),微調除臭劑噴灑量,確保舍內氨濃度穩步下降;觀察雞群精神狀態、生長性能,判斷綜合方案成效。
第七天,全面評估發酵床狀態(溫度、濕度、氣味、墊料松散度)、雞群健康與舍內環境指標,總結經驗,對后續長期維護形成標準操作流程。
三、效果監測與持續優化
設立環境監測日志,每日記錄雞舍氨濃度、溫度、濕度、通風量等關鍵指標,每周對比分析數據趨勢,直觀呈現方案實施效果。
密切觀察雞群采食、飲水、生長速度、羽毛色澤、呼吸道健康等狀況,從養殖效益與動物福利角度評估方案對雞群影響;定期采集雞糞,檢測其中氮、磷等養分含量及有害菌數量變化,反映發酵床分解轉化效率。
根據監測結果,每月對方案進行一次復盤優化,如調整菌種補充頻率、益生菌添加量、除臭劑配方、通風策略等,持續提升雞舍生態養殖水平,保持良好養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