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是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今,大部分人都已將對食品價格的在意轉向了對安全衛生的關注,因為食品安全關乎個人性命,關乎人類的生存與健康。近年來,隨著不良商販在各個領域制造、販賣假冒偽劣之風的盛行,令食品安全問題遭遇到了從未有過的挑戰。
雖然各級行政部門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但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保障食品安全任重而道遠,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還有,當前養殖業面臨“三高一低”(成本高、風險高、污染高、效率低)瓶頸問題,發展難以為繼。
那么,到底生態養殖有哪些好處或者優勢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大家都喜歡吃土雞,哪怕價格貴許多也愿意掏腰包。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提高和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的緣故。
一是要想吃到真正美味可口動物產品,如果你采用了非生態養殖出來動物,自然口感不行,這是每個人都公認的事實;
二是人們害怕對人體的危害,現在我們經常看到打針、吃藥不見效、少兒早熟、女孩子長胡須等等幾乎都和這些動物食品有關。因此,現在的人們都不愿吃所謂的“飼料雞、飼料鴨”等,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在市場上看到“飼料雞”和本地土雞的價格相差巨大的根本原因。
而如果采取生態養殖技術,最簡單只要在原有規模養殖基礎上添加益生菌(微生物制劑)、補充適量的優質牧草、對養殖環境進行改善,就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的有機綠色食品出來。
養殖污染是我們畜牧行業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畜牧行業在發展上的難點、痛點問題,我們中小規模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在這方面問題尤其嚴重。目前各地紛紛畫出禁養區,并給出時間不達到環保要求不能進行養殖,解決養殖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生態養殖技術不僅可以解決養殖場環境衛生大為改善、不對外造成污染、提高動物和飼養人的健康水平,還能夠將畜禽養殖的廢棄物進行處理結合秸稈等資源形成重要利用循環模式,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形成農牧結合,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循環發展、高產優質的大農業生態系統。
而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與規模可以運用多種解決方案。主要通過豬牛等大型家畜采用“微生物+固液分流”、“微生物+高架網床”、“ 機械糞污集中+微生物”處理的養殖模式等;超大型集中養殖企業采用沼氣發電+微生物多級污水池處理等模式;家禽等小動物養殖采用“微生物+發酵型墊料”、“微生物+糞污發酵有機肥”等模式;小型養殖戶采用畜禽污染物微生物發酵—沼氣—作物或淡水養殖生態循環模式,結合飼養過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劑(益生菌)、糞污處理使用微生物+進行處理等模式即可基本經濟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水產養殖也可以通過微生物等措施達到養殖污染與生態養殖的目的。
采用益生微生物進行生態養殖技術后,飼養的動物過程中就會減少糞便中氮、磷、鈣的排泄量,提高了飼料蛋白質利用率,減少氨氣等有害氣體產生,養殖欄舍中臭味減少,動物成長更快樂、疾病減少,在這種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長的生態環境下,形成了健康養殖。
使飼養的動物在生長發育期間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減少用藥,降低養殖成本,使生產的食用產品無污染、個體健康、味美自然、營養豐富與天然鮮品相當。
如果不采取生態養殖技術,特別是在當前高密度集中環境中,飼養過程中不采用益生微生物是無法完整做到健康養殖的要求。
當然,要達到更加完善的健康養殖,也需要結合其他的措施一起實施。比如通過正在探討的益生微生物+中藥技術,來替代抗生素的使用,結合上述生態養殖,就可以更大幅度地形成更完善的健康養殖。
動物能夠形成生態健康養殖,也是間接地給人類帶來健康。
生態養殖能夠適當地節約用水、用料,結合標準化設施的養殖,由于動物發病率減低,成活率提高,減少用藥等,從而能夠降低飼養成本。
進行生態養殖技術后,在飼料中添加益生微生物或發酵飼料,其中益生微生物能夠清理動物體內的有害物質的殘留物,結合健康少病減少用藥,動物產品自然變得鮮美、安全。
生態養殖如果結合優質高產牧草,將更加能夠達到完美程度,更大幅度地改善動物產品的自然風味,從而形成品牌。
只有自身的產品達到與眾不同的品質的情況下,就有利于形成品牌,銷售價格可以更高才會被消費者接受,從而形成更好的經濟效益。
因此,養殖業要想形成優質產品的品牌,生態養殖幾乎是唯一的途徑。
因此,生態養殖技術不僅僅是解決你當前頭疼的環保問題、養殖疾病居高不下帶來食品安全問題、飼養成本居高不下問題,更是解決讓動物產品恢復自然口感、解決無法打出自己的品牌問題,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形成良性的生態養殖發展。
生態養殖技術是勢在必行的養殖之路,數十年前都有人在做,但從來沒有今天這樣迫切。
可見,在家畜、家禽、水產各養殖領域,全方位發展現代生態養殖,既順國策,又符合養殖人的利益,勢在必行,大有可為。
你現在對生態養殖是選擇觀望還是馬上實施,相信你心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 上一篇:為什么腸道微生物研究最近在醫療科技界火的一塌糊涂? [2016-06-22]
- 下一篇:益生元與益生菌的作用和區別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