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在動物養殖上有哪些作用?
益生菌是一類有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某些細菌和酵母菌。它們可以通過改善宿主腸道菌群的平衡,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和健康狀態。
在動物養殖上,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促進消化吸收:益生菌可以分解和利用動物飼料中的一些難以消化的成分,如纖維素和非淀粉多糖,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增加動物的營養攝取量。
2. 改善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競爭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減少有害菌對動物腸道的侵害,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
3. 增強免疫力:益生菌可以促進動物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功能,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4. 提高生長性能:益生菌可以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增加體重增長速度,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成本。
5. 減少環境污染:益生菌可以降低動物糞便中的氨氮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產生,減少養殖環境的污染。
總的來說,益生菌在動物養殖上可以改善動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還可以改善養殖環境的質量。
養豬上長期使用益生菌有什么好處?究竟是增加投入還是降低飼養成本?
農業農村部從2014年就將微生物技術作為畜禽養殖的重點推廣技術,在養殖上建議多個環節使用微生物技術。即用微生物混飼料喂養(長期直接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運用部分發酵飼料、飲水中添加益生菌等模式),用微生物處理養殖糞污,用微生物進行飼喂除臭消毒形成體內外益生菌環境。以達到大大減少養殖臭味,增加飼料轉化率,節省飼料,特別是結合中草藥技術(如發酵中草藥)更能夠體現出減少動物體內病原體和養殖環境病原體,從減少疾病和用藥,節省成本,避免藥物殘留,是今后養殖的重要方向。
為什么益生微生物有增加飼料轉化率、除臭、抑菌等作用?
畜禽用微生物含有多種益生菌,可幫助畜禽消化吸收及分解飼料的營養,尤其是促進蛋白質的吸收,糞便里氨氣大大減少,同時有的微生菌有一致有害菌的作用,如乳酸菌、丁酸梭菌等,所以能夠起到以上作用。
使用微生物會不會增加養殖成本?
答案是不會增加養殖成本反而能夠降低成本。以豬為例:
你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試驗:兩欄數量和大小差不多的豬,每天投喂同樣多的飼料(全價飼料),一欄全部使用全價飼料,一欄在全部使用全價飼料的情況下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一周后每天鏟出豬糞進行計重計量,你就會發現使用了“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的豬舍中每天產出的豬糞減少了約35%。
為什么使用了“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豬糞會減少呢?答案是使用了“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能夠提高消化吸收率。如果從15公斤的小豬開始對比到125公斤左右出欄,同樣一頭育肥豬到出欄時長期使用“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的對比可以節約飼料在30公斤左右,而一頭育肥豬從15公斤到125公斤所需的“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成本在5元左右。再結合使用除臭、糞水與豬糞處理的微生物全部成本一般在10元左右,但節約的飼料與用藥成本一般在70元左右。
其它畜禽同樣道理。
微生物喂畜禽運用案例分享
某養殖場試驗案例,同樣品種體重的兩欄豬,先空腹稱重,一欄用微生物(“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一欄不用,結果僅經二十天再稱重,同樣用去一千斤飼料,用微生物那欄多長十幾斤豬,按照當前價格8元/斤多賺一百余元。
某給公司養豬場老板對比試驗:對比兩棟育肥豬,其中一棟全程飼料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后,到出欄時平均一頭豬整整節約1包左右的豬全價飼料(40公斤),死亡率為零,除使用疫苗外幾乎沒有再使用其他藥物。經濟效益提高明顯。
最簡單的驗證就是大家試用,試驗。不僅僅能夠除臭效果三天見效,且結合中草藥技術能夠防控非洲豬瘟效果顯著(大量真實成功案例),且采用微生物發酵豬糞水、豬糞很容易,速度比自然發酵快5倍以上,快速除臭并變成無臭味的液態有機肥或固態有機肥,形成糞污資源化全量還田模式。
由于不同環境、品種、飼料等因素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承諾的依據,特此聲明。
【視頻】原聲不使用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與使用豬場的區別
長期使用益生菌或者部分發酵飼料的豬場,豬欄中臭味氨氣少,連過去常見的咳喘都少見。
【視頻】在飼料中添加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后,即使是簡單的豬舍也能夠高密度地養殖出漂亮的豬
【視頻】益生菌是解決豬場低溫季節氨氣臭味簡單有效的技術手段
【視頻】帶你參觀幾個運用微生物技術的豬場
帶你參觀幾個運用微生物技術的豬場。高密度養殖臭味氨氣少,提高消化吸收率省飼料,病少死亡低,肉質更好環保易解決
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
本品所用菌株穩定性好,抗逆性強,具有耐熱、耐酸、耐膽汁、通過消化道不失活,無污染、無違禁物質、綠色環保的特點,且使用成本低廉,投入產出比高,可長期添加。具有誘食開胃;貪吃,貪睡,大便減少,飲水量增加;快速降低豬場臭味、氨氣、蒼蠅密度;降低料耗、促生長、提前出欄;提高豬群腸道、呼吸系統、皮膚健康水平,減少用藥和死亡淘汰率。
【主要組成酶制劑】淀粉酶 、纖維素酶、甘露聚糖酶、植酸酶、蛋白酶、支鏈淀粉酶等。
【主要作用】
1.節約飼料成本:酶+菌融合預消化技術有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吸收,降低料耗,節約飼料成本。
2.改善養殖生態環境:本品連續使用能促進腸道有益菌群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糞臭味明顯減少,減少呼吸系統健康問題的發生;還能夠能夠減少養殖環境及糞便中有機磷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減少污染。糞污水道與儲水池能夠自動分解改善水質,促進沼氣發酵和產量,促進豬糞自動發酵。一段時間后養殖場遍布有益菌,形成益生菌生態養殖環境。
3.保健效果明顯:促進腸道中有益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增殖和有效抑制引起疾病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的繁殖,修復腸黏膜,防止腸道菌群失衡。因此對豬群腸道保健效果比想象中更好。
4.補充飼料營養:本品在動物體內能產生多種有益代謝產物如有機酸、維生素、氨基酸等,直接提供動物生長所需營養,增強動物的營養代謝,連續使用促長效果明顯,節約飼料提前出欄。
5.改善豬肉品質:本品能加強飼料的適口性,降低血清膽固醇,控制體內毒素;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生長,使豬肉肉質緊湊,品質顯著改善。
6.減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節約藥品開支:本品中高含量的乳酸菌等對飼料中的霉菌在豬腸道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增強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力,可替代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免疫增強劑,有效提高豬群健康程度。可以減少或不使用抗生素,明顯減少藥品開支,減少肉品中的抗生素殘留,適合生產生態綠色有機豬肉。
1000g/包,市場售價約40元/包,拌料2-3噸。15包/桶
使用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的一些問答
1.將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拌入干料和濕料中各可以保存多長時間?
答:本產品為粉劑,在常溫下可以保存1-2年。如果將本產品放入干飼料中,建議在6個月內飼喂不會影響效果;如果將本產品放入含水量超過40%的飼料中,建議在72小時內飼喂完,否則會導致飼料的酸化。
2.部分豬群初次飼喂為什么會出現糞便稍稀或糞便變長變細?
答:一些之前腸道紊亂的豬開始使用益生菌后,就會出現與腸道中有害菌比較激烈斗爭的情況,導致部分豬出現上述情況,一般堅持飼喂3天就會變好。如果一直無法變好,就要考慮豬群有其它疾病了;豬使用益生菌后,由于消化吸收率的提高,糞便被消化更好,臭味下降,因此糞便會比過去變得稍細一些,顏色也會有所改變(一般是過去的暗黃色變成稍黑色),這都是正常現象。
3.用飲水的方式加入益生菌如何正確使用?
答:加入飲水中使用前,一定要進行激活后添加,最好是與本品等重紅糖一起溶解在飲水中一小時以上后再放入食槽給豬飲用。飲水器具建議經常清洗,如果加入自動供水系統中使用,取上層水加入,底層殘渣可以拌入飼料中或倒入糞污池中。
4.使用多長時間可以看到明顯效果?
答:初次在豬飼料中加入益生菌時前3天要按照說明書的用量加倍使用,目的是讓益生菌快速擊敗豬腸道的中有害菌和定植在動物腸道中。一般連續使用一周左右就會感覺欄舍內臭味明顯下降,豬糞對比會有所減少,豬群較過去會睡得安穩,且連續使用后會發現健康問題很少了(紅眼、咳喘、莫名死亡等),節約飼料和節約藥物帶來的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5.免疫、治療、懷孕、哺乳期間可以使用嗎?
答:都是可以使用的,就算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會對本產品中部分益生菌效果有影響,但沒有副作用,且本產品中大量的酶制劑還會產生效果,會輔助恢復健康速度。
6.可以用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發酵飼料嗎?
答:可以短期發酵,也就是使用濕料飼喂技術的發酵。正確的操作方法是:1000公斤干料+500-600公斤清水+本品500克,混合后堆在地上或裝入容器中密封發酵6小時以上,高溫季節24小時內飼喂完,低溫季節72小時內飼喂完。這種干濕飼料技術加入益生菌方法的使用效果是最佳的模式。但本產品不適合去像活力99生酵劑那樣具備專業的發酵飼料能力。
7.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為什么成本那么低但效果又那么顯著?是不是其中有什么違禁藥物等?
答:本產品中肯定沒有任何的違禁藥物等,可以放心使用。本產品為什么比市場上同行的產品大部分都使用成本更低,但效果幾乎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呢?這個要從優勢的菌種和加入了事半功倍的復合酶制劑說起:本產品主要由3種芽孢桿菌、2種乳酸菌,以及丁酸梭菌等12種益生菌組成,菌群完整的情況下,結合復合酶制劑是行業內許多不會運用的技術,因此不僅不高,但效果卻更加快速、直觀、穩定。
8.土豬、黑豬、野豬等特種豬可以使用嗎?效果怎么樣?
答:完全可以使用,且使用效果比雜交豬更加直觀體現。因為這些豬種一般都是耐粗飼,加入含酶制劑的益生菌后,促進消化和改善腸道健康尤為重要。
- 上一篇:【視頻】發酵中草藥助力養豬業防控疾病,其效果比想象中更好值得嘗試 [2023-07-22]
- 下一篇:【視頻】豬舍氨氣臭氣異味需重視,嚴重影響豬群健康以及生長,如何快速解決這些問題微生物大顯神威#豬舍除臭 #養豬技術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