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適合養殖保育豬和小豬的薄墊料發酵床養豬模式
本技術已經由廣西助農公司申請了發明專利(見文章底部)
說起發酵床養豬,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曾經推廣的一項技術,但沒有得到全面普及。根本的原因有幾個:
一是墊料厚,墊料難找成本高;
二是墊料容易板結,經常需要人工翻耙,勞動強度大;
三是墊料溫度高,亞熱帶與全國區域在高溫季節問題很多;
四是夏天由于墊料溫度太高,料耗增加;
……
上圖為傳統發酵床養豬,墊料厚度80厘米左右
發酵床養豬確實解決了環保的問題,也讓豬有了一種回歸自然滿足了豬部分天性的福利,但上述幾個問題,導致無法讓養殖場接受與大面積推廣的根本原因。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從2006年開始總結推廣發酵床養豬,并且總結了多項發酵床養殖技術,包括非接觸式發酵床養豬技術(高架網床發酵床),2012年停止推廣發酵床養豬(需要說明的是,廣西助農公司推廣的發酵床養雞、發酵床養牛、發酵床養蛇等一直效果很好并至今有大量用戶在使用,且越來越多),但發明了“異位發酵床”技術(目前在大量使用的技術)。但對發酵床養豬的“失敗”,我們一直在總結原因,通過不斷地總結,終于總結出一套新的發酵床養豬技術——漏縫板薄墊料新型發酵床養豬新技術。這項技術成功解決了發酵床養豬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有更多的優點。(原理如下圖一)下面介紹如下:
上圖為圖一
漏縫板薄墊料新型發酵床環保養豬新技術現場視頻
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墊料需要量少,20厘米厚的墊料可以養殖2-4批肉豬(推薦養殖保育豬和小豬效果最好)。
2.不用沖洗豬欄,不需要刮糞系統。
3.豬糞全部被微生物分解,尿水只有不到一半甚至完全沒有流到糞污池,處理很簡單,一般一個存欄千頭豬場只需要兩個50立方化糞池即可解決(采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成為液態有機肥)。
4.墊料更換后可以再次進行專業菌種發酵(如“豬糞專用高溫菌發酵劑”、“高熱腐熟菌”),一周后就成為有機肥(重金屬不超標)。
5.墊料一般都不會板結,只需少量人工翻耙或不需要翻耙墊料(比過去的發酵床翻耙量少很多,只需要翻耙豬糞集中區即可)。
6.不會產高熱,由于墊料只有20厘米與漏糞板的通風,墊料一般保持在30℃左右,不僅在高溫季節沒有影響,且低溫季節還有一些保暖作用。不再存在比一般養殖料耗高的問題,且還會降低料耗和用藥等(降低發病非常明顯直觀,死亡率降低,甚至能夠達到100%的成活率)。
7.特別要注意一個問題,一定要將豬喝水漏水的問題解決(飲污分流),就是將豬喝水漏水引流到外面,不可以與豬尿水混合。
8.建設成本更低:欄舍建設只比傳統沖水模式成本稍高一點,但遠低于水泡糞、漏糞板自動刮糞、高低架網床的建設成本。最關鍵是,采用此項技術后,糞污和環保處理變得簡單了,不需要那么多設施和場地等投資,因此比較起來此項技術的綜合建設成本是最低的。但建議一定建設在有水簾和排氣系統的欄中中。
9.豬舍內外幾乎無臭味。建議飼料中添加益生菌效果更佳(如“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40元/包拌料2-3噸),降低料耗更明顯。采用這項技術與添加益生菌后,豬肉品質提高非常明顯。
10.環保處理變得簡單和低成本。豬糞沒有了,不需要處理,墊料一般至少一年才發酵成為有機肥;幾乎沒有了豬尿水,存欄千頭豬一個幾十立方的儲液池或沼氣池就足夠了,環保設備幾乎不需要建設。
上圖是標準的漏縫板薄墊料發酵床豬舍
上面幾張圖片是之前一半漏糞板改成的模式。
一、新建和舊欄舍很容易實施
1.如果是新建豬舍,直接按照圖一示圖設計即可。
2.如果是之前為漏縫板豬舍,只需要在原漏縫板上鋪設一塊網紗,在網紗四周用磚和水泥扣起一個20厘米高的墊料區(與食槽方向與水泥地面連接區用墊料堆積成一個斜坡即可,連接區磚塊下面要有漏縫孔,保證水泥地面區尿水能夠漏到墊料區與下面),原來豬舍是全漏縫就做成全漏縫,有多少漏縫面積就做成多少漏縫面積。網紗如下圖二:
上圖為圖二
3.如果是傳統水泥地面豬舍進行改造,需要將豬舍后半部分至少一半的面積水泥地面敲掉,下挖成一個斜坡(坡度只要尿水能夠流出即可,一般最低處20-30厘米就可以滿足),重新安裝漏尿水但不漏墊料的特殊漏縫地板(新建漏縫地板見下面說明),形成圖一模式即可。
4.如果是新建或傳統改建豬場,也可以直接將漏縫區鋪設鋼材支撐,上面直接鋪設圖二中的鋼網即可,可以不需要水泥做成的漏糞板。
二、漏尿水不漏墊料地板的設計
1.如果在原來漏糞板的欄舍中進行改造,就按照圖二說明進行,將網孔低于5mm以下人鍍鋅鋼絲網紗鋪上去并在四周用磚和水泥壓實即可,雖然可能存在使用幾年的壽命問題,但由于成本不高,幾年后可以再次施工一次。這個主要是考慮到對原有漏縫地板的改造成本問題。
2.如果是新建或者原來水泥地面的改建,漏尿水不漏墊料的漏縫板是可以多種模式的,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制作傳統漏縫板的基礎上將圖二中的鋼絲網鋪設在上層,結合水泥的封口,很容易達到目的;另外一種就很簡單,直接自己生產水泥板,在生產水泥凝固前對水泥板用5mm左右的鋼鐵絲在水泥板上打孔,每平方米建議孔不少于200個即可。生長這種漏糞板可以做簡單兩個磨具,一個是框架尺寸的外框(中間是鋼材與水泥漿),一個是密集細鋼絲組成倒插入水泥漿中的磨具,水泥漿壓實后,插入打孔倒插的磨具,在水泥漿剛剛凝固時拔出倒插磨具即可。
3.為什么網孔要多?漏尿水不漏墊料的漏糞板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豬的尿水漏下去,另外一個是通氣作用,讓墊料水分含量更低防止板結,防止產生高溫等優點。
不管你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只要做到墊料漏不下去,豬尿水可以漏下去并還有點稍微的通氣效果即可。
三、制作墊料與日常管理
1.將新鮮無毒的干墊料(建議使用木屑、鋸末、蔗渣等,粉碎的玉米秸稈等也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壽命只能一批肥豬更換1次)直接鋪在漏糞板區域(有特殊物質的墊料如速生桉的鋸末墊料、谷殼等需要發酵至少一周以上后才能使用),墊料厚度為15-20厘米,北部低溫季節可以稍微提高厚度(不建議超過25厘米,墊料越厚越容易板結);將產品“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1包與5公斤玉米粉混合灑在30平方米的墊料上,噴水讓墊料含水量在40%左右簡單翻拌一下墊料,即可進豬飼養。(菌種不建議采用其他菌種,因為目前國內可能只有“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包含完整的放線菌群、絲狀菌群、油脂分解菌群、酵母菌群、動物糞便組合分解菌群,否則可能導致無法快速分解豬糞,且每平方米菌種成本僅2-3元,一般一批豬才補充一次菌種)。豬群進入前,引導豬不固定排糞(將豬糞尿潑灑到各個地方。這點很重要,要多想辦法解決后面管理就減少勞動量)。
2.日常管理主要是發現有集中的豬糞鏟起分撒即可,對確實板結了進行簡單的翻動,發現豬糞分解慢臭味增加,一般是因為密度大菌種分解變慢造成要補充菌種,大多數情況下3-6個月才補充一次菌種,但如果豬的密度大則需要根據情況來決定。墊料開始幾個月都會減少,要根據情況適當補充。墊料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比較好。
3.本技術推薦養殖保育豬和小豬效果最好,養殖大豬建議欄舍至少1.5平方米養殖一頭大豬的規模進行飼養。注意堆積在一起的豬糞及時鏟開并注意防止蠅蛆生長,對養殖區域蒼蠅,要及時滅蠅(如飼料中添加環丙氨嗪、蒼蠅在欄舍豬無法觸碰到的地方施放“速效長效殺蠅劑”)。如果發現有明顯氨氣,要補充墊料菌種和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如“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
4.本技術目前建議運用到保育豬與育肥豬上,保育欄改造和新建非常簡單,直接將鋼網鋪設上去并圍擋四周,放上墊料和菌種即可養殖,保育豬采用本技術效果更佳好與直觀(保育豬可以全部區域采用墊料和漏糞板設計);母豬定位欄模式正在探索中(已經有人實施成功了,效果非常滿意,見下圖)。
5.墊料一般可以使用1年,你也可以每批豬都更換一次墊料,也可以一批豬出欄后將墊料堆起來壓實(1米以上高度),加入菌種、玉米粉(每立方5-10公斤)、加水(含水量55%左右)蓋膜發酵一周后再次使用,測試使用1年墊料中的重金屬微微超標,如果很在乎這個問題,建議最多兩批豬更換墊料。使用完成的墊料采用“高熱腐熟菌”進行漚堆發酵后即可成為有機肥進行農用。
經驗表明,此項漏糞板薄墊料也可以全部為墊料區,也就是說可以不設立單獨的水泥地面,只需要注意解決料槽不讓豬拱進太多的墊料進入即可。
其他的管理技術參照一般養豬。
本技術由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蔣愛國先生發明,技術探討可以聯系13607711588(微信號gxzn07713815862)。
- 上一篇:豆渣通過發酵后養鵝降低飼料成本效果好 [2020-02-09]
- 下一篇:【視頻】養雞運用部分發酵飼料效果好效益高 [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