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位于中國南部,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廣西充分利用其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庭院生態循環農業,這不僅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還極大地推動了鄉村振興的步伐。
一、廣西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的優勢
1.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
廣西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這樣的自然條件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同時,廣西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如甘蔗、木薯、牧草等,這些作物不僅是優質的飼料來源,還可以通過發酵等技術轉化為有機肥料,為生態循環農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2.市場需求與政策支持
隨著消費者對綠色、有機食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廣西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重點扶持。
二、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的實踐模式
1.發酵農作物資源進行生態養殖
廣西農民利用周邊的甘蔗、木薯等廉價農作物資源,通過發酵技術將其轉化為有機飼料,用于庭院養殖。這種養殖模式不僅降低了飼料成本,還提高了養殖效率。同時,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機肥料可以用于農田施肥,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2.庭院養殖與農田耕作相結合
在廣西的許多農村地區,農民將庭院養殖與農田耕作緊密結合起來。他們利用庭院內的空地養殖畜禽,同時利用畜禽糞便作為農田的有機肥料,既改善了養殖環境,又提高了農田的肥力。這種種養結合的模式不僅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還促進了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3.微生物技術的創新應用
廣西的一些地區還積極探索微生物技術在生態循環農業中的應用。例如,廣西助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處理畜禽糞便和農業廢棄物,將其轉化為無臭味的有機肥料和高效的生物飼料。這種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還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
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通過精選優質牧草如糖蔗3號、高稻草2號牧草等作為原料,結合獨特的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發酵技術,不僅保留了牧草原有的營養成分,還增添了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有效提高了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這種高品質的發酵牧草,為豬、雞、鴨、鵝等動物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了其健康成長。
在養殖過程中,糞便的處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廣西助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通過采用薄墊料發酵床養雞和雙池交替發酵豬場糞污等方式,有效實現了養殖場動物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發酵后的糞污成為優質的有機肥,進一步用于澆灌牧草,牧草再被發酵后喂養動物,形成良性的生態種養結合模式。
該示范基地不僅擁有成熟的生態養殖技術,還熱衷于將其推廣到基層,許多前來參觀的學員和嘉賓在深入了解這一養殖模式的實踐效果后,紛紛參與發酵飼料制作,并品嘗生態豬肉和雞肉,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對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
1.促進農民增收
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為廣西農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通過發展庭院養殖和有機肥料生產,農民可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增加家庭收入。同時,隨著綠色有機食品市場的不斷擴大,農民通過銷售高品質農產品也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2.推動鄉村振興
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的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還推動了鄉村振興的全面實施。通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業品質、拓展農業功能等舉措,廣西的農村地區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
廣西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對促進農民增收和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廣西的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