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錯過這篇文章,你可能錯過牛蛙養殖的最大紅利—益生菌
在廣東,牛蛙養殖是水產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郁南縣東壩鎮大坪村的勇記牛蛙養殖場,年總產牛蛙45萬斤左右,年產值可達400多萬元;韶關樂昌長來鎮的“蓮蛙”綜合種養基地,總投資2800萬元,投產后可年產生態牛蛙300萬斤,年產值可達2500萬元. 廣東作為牛蛙養殖的重要產區之一,在推動全國牛蛙產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如舉辦2023中國(韶關)牛蛙美食文化節暨第三屆全國牛蛙產業綠色發展大會,吸引了眾多行業頭部企業參與,推動了牛蛙全產業鏈的發展。
但養殖牛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處處碰壁屢見不鮮,牛蛙養殖現存困境剖析 :
1.生長表現欠佳:腸道健康狀況不佳是困擾牛蛙養殖的首要難題。腸道功能的紊亂極大地削弱了牛蛙對飼料的消化與吸收能力,直接導致生長速度遲緩。據某牛蛙養殖場的數據統計,在未使用益生菌之前,一批牛蛙從幼蛙成長至符合上市規格的成蛙,正常養殖周期為6個月,但受腸道問題影響,實際出欄時間延長至8-9個月。這多耗費的2-3個月時間里,每只牛蛙平均多消耗飼料約2-3千克,按養殖場存欄量5萬只計算,僅飼料成本就額外增加了數萬元。而且,生長緩慢的牛蛙體型瘦小,外觀不夠飽滿,在市場交易中,每斤的價格相比正常牛蛙低0.5-1元,極大地壓縮了利潤空間。
2.健康與品質危機:牛蛙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低下,使得它們成為各種疾病的易感群體。一旦疫病爆發,養殖戶往往不得不頻繁使用各類藥物進行防控。以某場為例,在病害高發期,每月用藥成本高達數千元。然而,頻繁用藥的負面效應也十分顯著,藥物殘留不僅損害了牛蛙的肉質,使其口感變得粗糙、風味大打折扣,還引發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在市場上,品質受損的牛蛙產品銷量銳減,原本穩定的銷售渠道也出現了動搖,市場競爭力一落千丈。
問題根源深度探尋:
1.養殖環境惡化:為追求更高的產量,高密度養殖模式在牛蛙養殖中被廣泛采用。但這種模式下,養殖水體迅速淪為殘餌、糞便等有機物的“集中營”。這些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同時釋放出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據檢測,部分高密度養殖池塘的氨氮含量超出正常標準數倍,這樣惡劣的水質環境如同慢性毒藥,持續侵蝕著牛蛙的健康,不僅阻礙其生長發育,還嚴重削弱了它們的免疫力,為病原菌的滋生和傳播創造了溫床。
2.營養與消化短板:飼料質量參差不齊以及牛蛙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是導致營養物質消化吸收障礙的兩大主因。一些低質量飼料中營養成分比例失調,無法滿足牛蛙生長的需求。同時,腸道內有害菌的大量繁殖打破了原本的微生態平衡,使得牛蛙難以充分攝取和利用飼料中的營養,進而影響了生長速度和整體健康狀況。
益生菌在牛蛙養殖中的應用效果反饋
1.重塑腸道微生態:益生菌富含乳酸菌、芽孢桿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當這些益生菌進入牛蛙腸道后,如同訓練有素的“衛士”迅速定植并大量繁殖。乳酸菌通過產生乳酸等有機酸,將腸道pH值降低至適宜范圍,使有害菌難以生存。同時,有益菌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等多種消化酶,能夠將飼料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為小分子,提高飼料的利用率。經實驗對比,使用益生菌養殖的牛蛙,飼料轉化率提高了15%-20%,生長速度加快了20%-30%。
2.激活免疫防線:益生菌能夠與牛蛙的免疫系統產生積極互動,刺激免疫細胞的活性和增殖。研究表明,在使用益生菌一段時間后,牛蛙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增加了20%-30%,免疫球蛋白含量也提升。這使得牛蛙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增強,對各類病原菌的抵御能力提高。在實際養殖中,使用益生菌的牛蛙養殖場,發病率降低了50%-60%,用藥成本降低了60%-70%,同時有效避免了藥物殘留對肉質的不良影響。
3.凈化養殖環境:部分益生菌具備強大的水質凈化能力,能夠將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的氮氣、硝酸鹽等。在某養殖場的實踐中,使用益生菌后,養殖水體中的氨氮含量在一周內下降了30%-40%,亞硝酸鹽含量下降了40%-50%。水質的改善為牛蛙提供了清潔、舒適的生存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牛蛙的生長和健康。
實際應用成果斐然
在廣東的多家牛蛙養殖場引入益生菌養殖技術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牛蛙的腸道健康得到顯著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大幅提升,生長速度加快,出欄時間平均縮短了1-2個月,飼料成本降低了20%-30%。同時,由于免疫力增強,患病幾率大幅降低,用藥成本銳減,肉質明顯提升。在市場上,這些經過益生菌養殖的牛蛙憑借其優良的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銷售價格提高了1-2元/斤,為養殖場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甘晟堂:18777078873(微信同號)
- 上一篇:【視頻】投喂新浮萍,鴨愛消化好,高蛋白高淀粉,低成本養殖輕松搞! [2025-01-16]
- 下一篇:【視頻】無抗生態高品質土雞上市----歡迎購買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