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桂花魚7點重要技術要點,其中微生物占有重要地位
桂花魚,學名鱖魚,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盛行飼養桂花魚,在去年,活餌桂魚均價在32元/斤的塘頭收購價。這一條價值不菲的桂花魚為什么能賣這么貴呢?
其原因在于成本貴,需要養殖技術。桂花魚一般的餌料就是麥鯪、土鯪、鳊仔。一般生長一斤桂花魚需要餌料魚4-5斤,餌料魚均價4-4.5元/斤,則需要成本約20元/斤,電費約合1元,藥費約1元,苗錢約0.8元,塘租約0.2元,所以每斤桂花魚成本約23元。
一般養殖桂花魚一口塘面積在6畝左右,平均5000-6000尾/畝(高溫放魚密度2000-3000尾/畝,低溫放魚密度7000-8000尾)。當桂花魚長至0.8-1.2斤時可上市。養殖周期4-5個月,低溫過年魚6-7個月。那么成功飼養一塘桂花魚(6畝約出3萬斤桂花魚)成本在69萬左右。按均價32元收可以賣到96萬,純利27萬。 佛山一老板,遇到桂花魚價50元/斤,出一塘桂花魚(6畝3萬斤),純利潤81萬。
那么養殖桂花魚那么賺錢,不是很多人都搶著飼養發達了么?其實這只是表象,雖然桂花魚價格經常比較高價,但是能養好賺錢的人不多。這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支持。首先,桂花魚價格浮動大,一般一年至少需要飼養頭、中、晚三批。如果只養一批那么就可能那批價格低賺不到錢,而其他時間段賺錢你又趕不上。其次桂花魚因飼養密度大,飼喂活魚餌,很容易因為活魚餌帶菌和蟲而生病,水質也因大量有機物堆積而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對魚造成毒性。其中桂花魚因魚苗帶來的病毒性出血白肝病影響最大,一般確定感染最好盡快清塘處理。
在飼養桂花魚技術上,聽聽佛山飼養多年桂花的成功老板分享一下經驗:
1、密度不能大小,密度太小的話不利于魚覓食
桂花魚是群體協作覓食魚群,一般在上午8-9點,下午5-7點群體追趕餌料魚進食,桂花魚密度小了后,進食體力消耗較大,且每次放餌料魚,魚群吃完需要時間長,餌料魚消瘦損耗嚴重,因此造成餌料魚料比升高。
2、一定要舍得增氧,特別是中后期。
有些飼養桂花魚在白天天氣好時,覺得魚氧氣夠了,增氧就降低了下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操作,因為飼養桂花魚,在中后期一般都會亞硝酸鹽增高,這是因為桂花魚魚塘肥水不起來,藻類缺乏,硝化細菌缺乏,有機物轉化成亞硝酸,亞硝酸鹽轉化成硝酸鹽不能及時造成。
這時候白天加大增氧就顯得非常有必要,加強增氧可以讓魚塘底部氧氣充足,促進需氧微生物的生長(硝化細菌),加快塘底有機物的分解和氧化,抵消夜晚塘底的氧債。
3、餌料魚一定要適口
桂花魚喜歡覓食適口的餌料魚,過大或者過小的餌料魚都會影響桂花魚的生長,餌料魚過大會造成桂花魚嘴充血或者卡魚死亡。餌料魚國小桂花魚食欲不旺,往往是采食半飽的狀態。影響生長。
4、經常測水,注重水質的管理
氨氮超標:一般解決方法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加強增氧,分解氨氮,嚴重超標需要換水處理。
亞硝酸鹽超標:這是經常發生的,亞硝酸鹽的緩慢持續上升,桂花魚一般不會出現很大問題,及時處理就可以緩解。如果是突然升高,桂花魚會出現應激死亡、不采食等問題。所以需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一般出現亞硝酸升高處理方法:①首先有機酸解毒 ②加強增氧,藥物氧化改底,晚上需要撒上化學增氧粒。 ③全塘潑灑降亞硝酸藥物(化學或者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其中利用微生物降亞鹽持續時間久一點) ④對于長期降不下的亞硝酸鹽,待桂花魚群穩定后可以換水處理,換水使用有機酸解毒抗應激。
5、注重殺蟲及殺菌。
每天巡塘,發現病魚或者部分魚肚子扁且魚塘又不缺餌料魚的情況就及時拿去寄生蟲檢測,魚腸炎檢查,水質檢查。發現寄生蟲及時處理,腸炎出血等細菌感染也及時處理。每次殺蟲殺菌后有機酸解毒,補充水體益生菌。
6、注重補充菌種
因桂花魚經常用藥,導致魚塘菌群受抑制而導致氨氮,亞硝酸鹽升高,在每次殺蟲殺菌后一天補充益生菌:芽孢桿菌群、乳酸菌群、丁酸梭菌、酵母菌、硝化細菌等(如高密度水產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每畝水深潑灑250克。3-5天一次,可有效分解魚塘殘餌,促進硝化過程,減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產生。對桂花魚的腸炎也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7、換水要謹慎
在桂花魚應激期或者死亡大時,切記不能隨意換水,必要換水的話等桂花魚先穩定下來在換水,換水使用有機酸或者維生素C抗應激。經常性大換水會造成寄生蟲感染次數增多。
助農公司服務技術員:王綱杰19195968227(微信同號)
- 上一篇:快速發酵花生麩成無臭的柑橘等作物優質水肥操作技術 [2023-03-04]
- 下一篇: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這個純天然山林放養野豬肉長期暢銷效益穩定 [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