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劑(益生菌)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微生物制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被普遍被認為具有保健、促生長、無副作用、不污染環境,同時又是一種綠色添加劑、水質改良劑、培藻劑。在河蟹、河蝦、烏鱧、甲魚的養殖過程中,大部分的養殖戶都習慣用微生物制劑來調整、改善、保護水生水產動物的生活環境;控制、消滅病原、達到生態環保的養殖目的。但是,其中一部分養殖戶只是隨潮流而動,根本沒有按照微生物制劑的使用規定去做,使用后導致養殖池塘缺氧,有的養殖戶使用后起不到明顯效果,甚至給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現將本地區養殖戶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劑的經驗與教訓整理后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讀懂微生物制劑的種類與作用
微生物制劑可分為乳酸菌、雙歧桿菌、芽孢桿菌、酵母菌、反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蛭狐菌8大類,按照菌種需氧與否分為好氧菌和厭氧菌。微生物制劑具有調整或維持動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產性的目的,廣義地說微生物制劑既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員、還包括一些促進正常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所制備的制劑,其能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或生態效應,好氧菌的使用要注意對池塘水體的增氧。
二、了解微生物制劑在水產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機理
①、微生物制劑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②、產生抗菌物質,與有害細菌競爭養分和附著部位等;
③、通過提高和降低酶的活性、改變有害微生物的代謝;
④、有益微生物在水環境的碳、氮、磷、硫循環系統中,促進它們在生態鏈中轉化,分解有機物,消徐有害物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過量的氮磷﹚等。有效降低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保持水環境的動態平衡,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進化水質、預防和減少水產動物疾病的發生,提高魚、蝦、蟹的養殖成活率,促進生長,具體表現為;調整水生動物腸道菌群平衡、生物拮抗、生物奪氧、調節免疫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水體環境。
三、微生物制劑不得與化學藥物、復合中草藥混用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劑應注意不同菌類的適應條件和使用方法,在潑灑活菌制劑前后3~7天養殖池塘不可以使用化學消毒劑,同時也不能使用抗生素類的藥物(包括中草藥),使用微生物制劑的池塘要保持養殖水位,盡量做到不排(進)水、使用好氧類的微生物制劑時必須給養殖池塘增氧,沒有增氧設備的可以使用北京漁經生產的顆粒氧進行全池塘播散;使用干粉類的微生物菌種要用大的盆子將菌種加水攪拌激活3~4小時后再進行全池潑灑;無論使用哪種微生物制劑使用的最佳時間是上午10時左右。
- 上一篇:發酵小雜魚、動物內臟器等成生物蛋白方法技術 [2016-09-22]
- 下一篇:現代更好的養豬益生菌有什么特點?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