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讓養牛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讓你養牛更輕松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先進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養殖業的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深入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利用現代生態養殖技術可以有效地促進養殖工作的有序進行。
在過去,傳統的養殖方式往往會帶來環境污染和養殖動物的不適。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發酵床養殖技術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一種受人們歡迎的養殖方式。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養殖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同時為養殖動物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是一種全新的生態養殖學模式,該養殖技術利用活性功能微生物菌作為物質能量的交換中心,綜合應用了生態學、微生物學和發酵功能學的知識。該技術的核心是運用發酵床作為基質,在環保養殖過程中采用微生物原理降解動物糞便的技術,將鋸末、秸稈等厚墊料與菌種混合共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菌種會迅速繁殖。然后,將發酵好的墊料引入牛圈,將圈內牛產生的糞便和尿液通過墊料吸附,經過菌種的充分分解和轉化,最終形成養分豐富的有機肥料。
發酵床養牛的制作方法:
1、活化發酵床菌種:將1袋500克的"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和750克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完全溶解在20千克溫水中,密封激活24小時后(活化菌種)。
2、墊料厚度大約為20-30厘米(可使用各種切碎的雜草、玉米秸稈、甘蔗渣、鋸末等材料,高溫季節為15-25厘米,冬春季節為30-40厘米,廣西、廣東中南部和海南全年推薦墊料厚度15-25厘米)。每半年左右清理更換一次(注意:如果需要大量銷售牛糞作為有機肥,可每20-30天更換一次,隨著牛的養殖密度增加,可使用當地大量廉價的各種農作物秸稈、蔗渣、菌糠、稻草、樹葉等作為墊料)。
3、激活好的菌種可以用于20平方牛舍,噴灑菌種后需簡單翻耙,使其更加均勻。如果墊料含水量過低,則需額外噴灑適量清水,墊料含水量應控制在30-40%。接種后24小時即可放入牛舍,養殖密度為:200斤的小牛每頭占用2平方,成年小牛每頭占用6-8平方,成年大牛每頭占用10-15平方。合理的飼養密度是成功養殖發酵床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肉牛養殖中,發酵床養殖技術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肉牛養殖方式往往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同時也會增加養殖成本。而采用發酵床養殖技術后,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提高養殖效益。發酵床養殖技術不僅可以將養殖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還可以提供飲水和飼料,為肉牛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發酵床養殖技術的應用為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通過利用現代生態養殖技術,養殖廢棄物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同時為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不僅可以提高養殖效益,減少環境污染,還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發酵床養殖技術在未來的養殖業中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吳承超18877762510(微信同號)
- 上一篇:【視頻】發酵牧草養牛,環保高效又經濟,應對牛市低迷新策略#發酵牧草養牛 [2024-05-31]
- 下一篇:【視頻】輕度發酵全價飼料喂豬,可以有效降低料耗,提升豬群健康度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