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母牛產后和初生牛犢關鍵要點有哪些?
許多養牛戶開始養殖母牛進行自繁自育。然而,養母牛并非易事,從后備母牛的培育、配種和孕期飼養,再到生產和產后護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讓養牛戶一年辛苦付之東流。產后常見疾病:產后炎癥、惡露不凈、流膿、出血、產后無乳、癱瘓、胎衣下、宮脫等問題。
一、 母牛產后適度運動
母牛在分娩過程中會消耗大量體力,因此產后常常臥地不起。然而這樣做并不利于胎衣的排出和子宮的恢復。如果母牛產后仍然臥著不起,養牛戶應該將其趕起來,并牽引母牛緩慢行走,一般15~20分鐘,然后間隔30分鐘再次進行緩步行走。通過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胎衣的排除,減少出血,促進子宮的復位,并預防子宮脫垂等問題的發生。
二、母牛舔舐犢牛
犢牛出生后,我們可以幫助清理口鼻內的粘液,以免犢牛吸入影響正常呼吸。同時,母牛應該舔舐犢牛身上的粘液。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犢牛身上的粘液中含有大量激素和酶,可以促進胎衣的排出和刺激泌乳;其次,舔舐犢牛身上的粘液可以增強母牛的母性,加深母牛與犢牛之間的感情。當然,如果母牛不肯舔舐犢牛身上的粘液,則應及時用干毛巾或麥麩擦干,用過的麥麩可喂給母牛食用。
三、 喂食紅糖麩皮湯和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
母牛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還會損失較多的體液和熱量,所以給母牛飲一些熱的湯水十分有必要。考慮到母牛產后消化機能會比較弱,不宜進食太多難以消化的精料,因此麩皮和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便成了最好的食物,麩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磷和鈣等,可以為母牛補充營養,特別是泌乳所需的營養物質,調節腸道有益菌群,可以促進母牛排泄,增強母牛的食欲和消化。取麩皮1000克、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20克,紅糖500克,用35度溫開水5000毫升進行沖泡,冷至40℃左右時給母牛飲用即可。
四、胎衣應在6小時內排出
正常情況下,母牛會在產后6小時內將胎衣完全排出。如果超過6小時仍未見胎衣排出,或者胎衣沒有完全排出,則可以認定為胎衣滯留。對于這種情況,可以緊急注射縮宮素來促進胎衣的排出。如果注射縮宮素2小時后胎衣仍未排出,則需要考慮手術剝離,以避免胎衣滯留在子宮內腐爛引發子宮炎癥,影響母牛的正常生產和繁殖能力。
五、母牛的泌乳情況
待犢牛能夠自行站立后,可以輔助它吃初乳。此時需要檢查母牛的泌乳情況。先用熱毛巾清潔母牛的乳房,然后用碘伏對其進行消毒,再用手擠開乳頭,讓犢牛自行吸吮初乳。如果母牛泌乳不足,可以喂一些促進泌乳的中藥,并給予煮熟的胡蘿卜和豆餅湯等補充食物。而如果母牛泌乳充足,則要注意避免擠奶過度或犢牛過度吃奶,并給母牛補充鈣,以防止產后癱瘓。
六、母牛產后綜合護
產后24小時內,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破傷風感染。在母牛產后前3天,每天注射魚腥草注射液和青霉素,或其他抗菌消炎藥物,以避免母牛產后感染的發生。母牛產后前5~7天,每天給予益母草水,可促進宮內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恢復。
七、初生犢牛的護理
犢牛出生后,還不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如果護理不好,會導致死亡,因此,要加強護理。
1.第一時間要清除口腔、鼻腔里的黏液,并觀察呼吸是否正常,防止呼吸困難導致窒息死亡或者后遺癥(肺炎等);并讓母牛舔干犢牛身上的羊水,對犢牛起到一定的刺激、按摩作用,利于犢牛呼吸器官機能的提高和腸蠕動,給生存帶來一定的好處。
2.斷臍后,立即進行包扎消毒,防止出血后感染發炎。
3.稱犢牛的體重,進行記錄、編號、登記等,并放入準備好的犢牛舍內飼養。犢牛舍內外要進行消毒,舍內保持通風良好、防寒保暖、冬暖夏涼、軟草鋪墊。
4.犢牛出生后不久即試圖站立,但最初一般是站不起來的,應加以扶助,以防摔傷。
5.犢牛出生后2小時內一定讓其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較多的抗體,可增強犢牛對疾病的抵抗力。
廣西助農技術員梁土欽聯系方式:18275778049
- 上一篇:獸用硫酸新霉素巧用和注意事項 [2023-09-22]
- 下一篇:秋季需防范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