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豬場將豬舍改成生物發酵床養牛,輕松解決了環保問題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養殖業也在尋求更環保的養殖方式。近日,位于廣西百色田陽縣的一家豬場就成功地將豬舍改造成了生物發酵床養牛,不僅提高了養殖效率,還有效地解決了環保問題。
這家豬場原本是一家傳統的養豬場,但由于近年來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豬場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豬場決定進行改革,將豬舍改造成生物發酵床養牛。
生物發酵床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熱量和有益物質的養殖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養殖效率,還可以有效地解決環保問題。因為生物發酵床可以將動物的糞便轉化為有益的肥料,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豬場在改造過程中,首先將豬舍進行了徹底的清潔,然后引入了專門的微生物菌種,建立了生物發酵床。在牛只入住后,它們的生活排泄物會被微生物分解,轉化為有益的肥料。這種肥料不僅可以用于農田,還可以用于綠化,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此外,生物發酵床還可以提高養殖效率。因為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可以用于冬季的保溫,減少了取暖的能耗。同時,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還可以產生一些有益的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等,這些物質可以提高牛只的生長速度和肉質。
廣西百色田陽縣陸老板養豬近5年,2022年經歷了豬價低迷、飼料上漲和非洲豬瘟的三重打擊后,陸老板決定退出養豬業,但是陸老板對發展大農業,支持當地畜牧產業發展的熱心并沒有被磨滅。通過多方了解和打聽,陸老板認為在本地發展養牛大有可為,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是牛的價格穩定波動小,不存在周期性;第二是牛病相對豬病少,而且飼養管理相對也粗放;最后就是牛羊屬于草食動物,這樣可以利用當地的大量甘蔗尾葉等廉價資源來飼喂,大大降低飼養成本。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陸老板,就是如何利用空置的豬舍,將豬舍改成牛舍。今年8月份,在農技推廣員的介紹下陸老板了解到了廣西助農公司有一個發酵床養牛的技術,隨后陸老板通過到實地參觀和考察了幾個發酵床養牛的牛場,決定按照廣西助農公司的發酵床技術將舊的豬舍改造成發酵床養牛。具體操作如下:
1、將舊豬舍過道兩邊的圍墻部分拆除,用鐵管做柵欄并加設食槽和飲水器
改造中的發酵床牛舍
2.激活發酵床菌種:將1包“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500g全部溶于20公斤溫水中密封激活24小時后。(激活菌種)
發酵床專業菌種
激活中的菌種
3.在地面鋪墊20厘米左右厚度的鋸末等每20個平方使用一包激活好的菌液,接入菌種要簡單翻耙一下,如墊料太干則需要另外噴灑一部分清水,墊料含水量控制在30-40%。接種24小時后即可進牛,養殖密度為:100公斤的小牛2平方/頭,成年小牛6-8平方/頭,成年大牛10-15平方/頭。
鋪設墊料的發酵床
改造好并在使用的發酵床牛舍
發酵床養牛的日常管理:
1.對牛尿集中的地方墊料進行分散和翻耙,這樣就不容易造成結板,菌種可以更好的分解糞尿。
2.如果發現墊料過干造成揚塵,要適當補水。
3.菌種每2-3個月補充一次,每100個平方米補充1包“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的激活液即可。
4.建議長期在飼料中添加“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或使用發酵飼料、青貯飼料等,達到微生物飼料化的目的,能夠降低料耗,還能夠明顯提高抗病能力和改善肉質等優點。
目前陸老板已經把舊豬舍全部改造成發酵床牛舍,使用發酵床技術規模化管理。與傳統飼養方法相比發酵床養牛省時省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無臭氣、無污染。飼養過程中發病率較低,不僅減少了藥物的用量和負擔,而且提高了牛肉的品質。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豬場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不僅環保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養殖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成功的案例為其他養殖場提供了借鑒,也為養殖業的環保改革開辟了新的道路。
- 上一篇:西蘭花尾菜發酵飼料對綿羊的研究表明可改善腸道,提高消化酶活性,促進吸收 [2024-01-10]
- 下一篇:規模肉雞養殖出欄前半個月運用酶菌結合的養殖凈化酵素,能夠有效清除藥物殘留并且改善雞肉品質效果好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