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運用發酵床養羊技術,告別臟亂差,無污染,零排放,不需要清理羊糞
在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中,環保與高效養殖成為核心訴求。發酵床養羊技術應運而生,為傳統養羊業面臨的環境污染、疾病防控及養殖成本等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實現了羊舍環境的清潔、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傳統養羊模式下,羊糞清理工作繁重且易造成環境污染,污水橫流、異味彌漫,不僅影響周邊生態,還增加了疾病傳播風險。發酵床養羊技術徹底顛覆了這一困境。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群在羊舍墊料中形成生態系統,將羊糞尿轉化為無害物質,實現養殖過程零排放。
羊舍選址與建設是關鍵起點。適宜的羊舍應選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且土壤透氣透水之地,如沙壤土區域為佳。若周邊地勢低洼,可構建類似“吊腳樓”式結構,地面設漏縫地板,底部預留 10 - 20 厘米空間,有效阻隔水分浸入墊料,保持羊舍干燥,為微生物發酵營造穩定環境,從源頭上預防因潮濕引發的寄生蟲病和蹄病等問題。
墊料準備環節,薄墊料模式優勢盡顯。厚度控制在 15 - 20 厘米,可選用鋸末單獨鋪設,或按一定比例混合稻殼、秸稈等。這些材料不僅成本低廉、易于獲取,還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與透氣性,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載體與適宜的濕度、氧氣條件。一次鋪設通常可維持一年養殖周期,減少頻繁更換墊料的人力與物力消耗。
菌種選擇與激活關乎技術成敗。“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是常用高效菌種,每 500 克可鋪建 20 平方米羊圈,單個圈舍 30 - 50 平方米為宜,養殖密度保持每只羊約 2 平方米。激活過程需將菌種置于 5 公斤 35℃溫水中,加入 500 克紅糖(白糖或葡萄糖可替代但效果略遜),在塑料容器密封靜置 24 小時以上,所得激活菌液應在 15 天內使用,確保微生物活性處于峰值。使用時,將激活菌液均勻撒于墊料表面,無需深度翻動混合,微生物便迅速在墊料中定殖繁衍,開啟分解羊糞尿進程,羊舍投入使用后,依季節調整墊料厚度,高溫季15 厘米左右、低溫季 20 厘米左右,防止因厚度不當引發過熱或過冷對羊群健康的影響。
日常維護輕松便捷。與傳統養殖需頻繁清理羊糞不同,發酵床養羊基本無需人工翻耙。僅在出現墊料板結、過濕或糞尿集中堆積時,簡單將問題區域鏟起分散至干爽處,并回填干爽墊料,即可恢復正常發酵功能。通常每年補充 1 - 2 次菌種,當墊料分解糞尿速率減緩、異味滋生時,便是補充信號,確保微生物菌群持續高效工作。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或投喂部分發酵飼料,配合羊舍定期噴灑“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能全方位提升羊舍生態品質,使羊舍內外幾無異味,羊體腥燥味亦顯著降低。
在成本控制與效益提升方面,發酵床養羊成效斐然。運營成本大幅削減,無需每日沖洗圈舍,節省大量人力與水資源。微生物分解作用消除了蒼蠅滋生與臭氣污染,改善羊舍小氣候,實現冬暖夏涼,降低羊群應激反應,減少疾病發生率,進而降低醫藥成本。羊采食含益生菌墊料后,胃腸道有益菌群豐富,增強了對粗飼料的消化能力,可適度提高粗飼料比例、降低精料用量,加速羊只生長,縮短養殖周期,節省飼料成本。從羊肉品質看,良好的養殖環境使羊只健康生長,肉質緊實、水分適宜、風味清香,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為養殖戶贏得更高經濟效益與品牌聲譽。
發酵床養羊技術在環保與養殖效益間找到了完美平衡點,以其低投入、易操作、無污染、零排放等優勢,重塑了養羊業生態。隨著技術推廣與應用,有望引領養羊業邁向綠色、高效、可持續的全新發展階段,成為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為保障羊肉市場供應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奠定堅實基礎。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廣西助農公司專業技術員: 鄧國景13277733727(微信同號)
- 上一篇: 【視頻】糖蔗濾泥運用酶菌結合技術發酵成優質畜禽水產動物飼料技術 [2025-01-18]
- 下一篇:廣西積極推廣生態循環農業庭院養殖經濟,對促進農民增收和助力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