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隆安縣這個雞場運用薄墊料發酵床高密度育雛童雞,雞舍不臭雞健康,明顯提升均勻度與成活率
在隆安縣,有一個雞場通過運用薄墊料發酵床技術進行高密度育雛童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雞舍不再臭氣熏天,雞只健康狀況良好,童雞的均勻度和成活率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童雞育雛階段,育雛室的環境問題一直是養雞從業者面臨的重大挑戰。高密度養殖導致育雛室內氨氣濃度飆升、臭味彌漫,這嚴重影響了雞只的健康成長。氨氣主要來自雛雞的糞便、尿液以及未完全消化的飼料。長期處于高氨氣環境中的雛雞,其生長發育受到明顯抑制,采食量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體重增長緩慢,均勻度也變得很差。而且,過高的氨氣濃度還會削弱雛雞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從而導致育雛成活率降低。
為改善這種狀況,該雞場引入了薄墊料發酵床技術。這是一種生態養殖技術,其核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來處理雞糞,實現無臭養殖。
首先是墊料的選擇與制作。他們選用了無毒鋸末、刨花、稻殼等材料作為墊料。無毒鋸末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適宜環境,但要注意有些鋸末可能含毒素,如南方的速生桉鋸末、導致瘙癢的楓樹鋸末等,使用前需進行發酵處理以分解毒素。刨花也是常用墊料之一,與鋸末混合使用可提高透氣性和吸水性,同樣需確保無毒。稻殼雖含有豐富纖維素和礦物質,但可能含少量米粒,運用中易霉變致雞黃曲霉素中毒,應盡量少用且不全部使用。制作墊料時,將選定材料混合均勻,確保無毒無害,然后鋪設在育雛室地面,厚度一般為15-20厘米,高溫季節可減至15厘米,低溫季節則增至20厘米。鋪設完成后,用噴壺或噴霧器噴水,使墊料含水量保持在30%-40%,這是微生物生長的最佳含水量。
其次是發酵床菌種的接入。常用的發酵床菌種如“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接入墊料前需進行激活處理以提高發酵效果。具體做法是將一包“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500g/包)放入5公斤溫水中,加入500克紅糖(白糖效果稍差),攪拌均勻后密封發酵24小時,使菌種充分活化。接著,將激活后的菌種液均勻噴灑在鋪設好的墊料上,每20-30平方米的墊料噴灑一包菌種液。最后,用鐵鍬或耙子將墊料稍微翻動,讓菌種均勻分布其中。
接入菌種后,墊料中的微生物開始繁殖并分解雞糞,產生諸多益處。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雞糞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無害氣體和肥料,極大地減少了養殖過程中的臭味和有害氣體。同時,微生物還能抑制病原菌生長,降低雞只發病率。尤為重要的是,微生物分解雞糞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提高了育雛室的溫度,為雞只提供了溫暖舒適的生長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童雞,其均勻度得到了明顯提升。因為環境條件優越,雞只的生長發育更加均衡。微生物分解雞糞產生的養分,為雞只提供了額外的營養來源,促進了生長發育。而且,微生物還能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雞只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進一步推動其生長發育。此外,發酵床技術減少了雞只之間的爭斗和壓迫,降低了因爭斗和壓迫導致的傷亡率,從而顯著提高了童雞的均勻度和成活率。
隆安縣這個雞場的成功實踐證明,薄墊料發酵床技術是一種高效、環保、健康的養殖方式。它不僅解決了高密度育雛帶來的氨氣和臭味問題,還為雞只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提高了童雞的均勻度和成活率,為養雞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相信隨著這一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將會有更多的雞場從中受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廣西助農公司技術員產品購買及技術咨詢請聯系 :鄧國景13277733727(微信同號)
- 上一篇:創新技術助力養豬場:微生物發酵與浮萍種植實現廢水高效處理與資源增值 [2025-01-03]
- 下一篇:【視頻】童雞高密度育雛環境差氨氣重臭味大?教您制作薄墊料發酵床生態育雛室,解決環境問題,提高童雞均勻度存活率#童雞育雛#發酵床制作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