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平南縣大力推綠色生態養殖
2016年以來,廣西平南縣大力推進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統籌兼顧保供給和保生態雙重目標,著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積極謀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生態協調可持續,大力發展生態、清潔、循環畜牧業,構建以廢棄物綜合利用為關鍵節點的畜牧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快畜牧業綠色發展。力爭到2020年,畜牧業區域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農牧結合、養防并重、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的綠色畜牧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有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綠色發展。
據了解,平南縣重點發展生豬、肉牛、山羊和三黃雞養殖,2016全年出欄肉豬106.59萬頭、出欄肉牛3.07萬頭、出欄山羊5.19萬只、出欄家禽1313.91萬羽,同比分別增1.56%、12.45%、11.37%、5.46%,肉類總產量112472噸,同比分別增3.24%,全縣農民人均水產畜牧業增收210元。
積極開展技術培訓
按照大力發展綠色生態養殖,加快養殖業轉型升級、促進養殖產品質量安全、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推進畜牧生態養殖擴規模、提層次、上水平、創模式的要求,圍繞生態養殖先進模式和主推技術,采取集中辦班、舉辦科技講座、科技人員入戶指導,廣泛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訓《廣西畜禽現代生態養殖綜合種養技術要點》、畜禽現代生態養殖場驗收評分標準、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標準等,不斷提高廣大養殖生產者科技水平。2016年平南縣畜牧獸醫局邀請了廣西大學、廣西畜牧總站、廣西品改站、廣西畜牧獸醫學會和貴港市畜牧站領導專家舉辦畜禽養殖前沿知識講座,共舉辦6期,培訓人數500多人。2017年1月 ̄4月,全局共開展兩期綠色生態養殖培訓,共培訓科技人員146人次,印發綠色生態養殖宣傳資料600多份。
大力推廣綠色現代生態養殖
畜牧業的綠色發展主要是畜牧業養殖的生態發展。從2016年開始,平南縣積極響應區人民政府的號召,加大力度在全縣推廣綠色生態養殖。該縣主推的生態養殖模式是“微生物+”生態養殖技術。所謂的“微生物+”生態養殖技術,就是在養殖的各個環節,借助微生物技術融入其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達到想要的效果。通過發展現代綠色生態養殖,做到養殖過程的生態、養殖環境的生態、養殖產品的生態“三生態”兼得,養殖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效益”兼顧。2017年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生態養殖場認證工作,以生豬、肉雞、肉牛、肉羊、奶牛為重點,按照到2020年全區90%的規模養殖場達到生態養殖標準的目標,將生態養殖場認證工作作為重點工作推進。獲得生態養殖認證將作為今后養殖業政策扶持、項目安排、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和依據。
2016年,平南縣共有4個養殖場通過了自治區級生態養殖認證,其中生豬“高架網床+微生物益生菌”的生態養殖模式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肯定。高架網床生態養豬模式是指欄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養豬,高度2.5米以上,配備自動投料、自動飲水、保暖降溫設備,全漏縫地板,安裝鋁合金窗以控制通風。下層集糞和安裝相應設備,高度1.9米 ̄2.8米,既通風干燥,減少欄舍內氨氣,又便于清糞作業。2016年,平南縣恒興豬場、平南縣六陳鎮尚偉養殖場等7個規模豬場建設了6800平方米的高架網床,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微生物益生菌。利用高架網床進行生豬養殖,豬糞尿通過漏縫板直接落到底層,及時將生豬與糞污分離,養殖過程中欄舍免沖水,實現養殖源頭減排,再配套雨污分流、沼氣池和資源化綜合利用設施,達到綠色養豬的目的。
- 上一篇:人如其食!飲食+腸道微生物成就你的身體 [2017-06-13]
- 下一篇:桂林市平樂縣:組織規模養殖戶外出參觀學習現代生態養殖技術 [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