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王強副局長針對高架網床養殖提出寶貴意見
12月24日上午玉林市生態養殖現場會在興業縣隆重召開。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王強副局長、市委、市政府分管水產畜牧獸醫、環保領導,市委、市政府協管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玉東新區工委、管委分管水產畜牧獸醫領導,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市環保局,市監察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利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政市容局、市住建委、市扶貧辦、市水庫移民局、市工商局、市鄉村辦、玉林供電局主要領導,以及興業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興業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共80余人參加了此次現場會。
玉林市生態養殖現場會先后在興業縣陳村生豬小散養戶集中養殖示范區、馬塘養殖整改點、溫氏養殖小區、揚翔養殖小區四個點進行:
在興業縣陳村生豬小散養戶集中養殖示范區由興業縣黨委賴榜轟書記介紹,小散養戶集中在該養殖區域進行生豬養殖,由陳村村民委員會監督,民眾種養專業合作社作為管理機構,按規模養殖場模式進行管理,設置專職檢疫防治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消毒,提高養殖效益,走多層次、全方位的產業化道路。該小區成為我縣小散養戶生態養殖、清潔養殖、種養循環的一個示范點。
馬塘養殖整改點由興業縣委廖偉副書記介紹,該養殖區整改前豬場減排設施簡陋、沼氣池容積不夠、儲液池糞污外溢,直接污染農田,污染周邊村民生活環境。整改后通過采取養殖模式轉型升級(高架網床養殖技術)、治污設施升級改造、凈化平臺升級(氧化塘凈化技術)、飼養材料升級(微生物菌降解處理技術)減少污染排放,倡導科學養殖,實現達標排放。
溫氏養殖小區由興業縣人民政府陸金學縣長介紹,該小區 “四集中”(集中養殖,集中管理,集中防疫,集中治污)養殖模式正成為興業縣開展生態養殖的示范,積極拓展源頭污染治理,走綠色生態循環養殖新路子。該小區結合實際,對貧困戶合作養豬給予大力扶持。養豬高架網床由公司投資建設,貧困戶出勞力,業主和貧困戶采取“六四分成”方式合作養豬。從資金上予以扶持養殖戶,讓貧困戶脫貧致富。
揚翔養殖小區由興業縣人民政府陸金學縣長介紹,揚翔高架網床集中養殖小區投入使用后實現雙贏效益。一是社會效益,該小區實現了養殖污染零排放,從根本上轉變我縣的傳統養殖模式,將帶動我縣一批養殖業主轉型升級,走上生態綠色養殖之路,增加公共衛生安全,降低人畜共患,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二是經濟效益,降低養殖成本;有效提高肉料比;下層豬糞用采用貧困戶工人清理的方式進行堆積,將發酵好的糞便銷售有機肥廠,提高副產品收入;飼喂益生菌,豬只加快增長,糞尿無異味。
此次現場會,大力宣傳了高架網床養殖生態模式,改變了傳統養殖的廢時、廢力、廢財的現象,通過集中養殖不僅改變了環境的臟亂差,同時也整合了周邊養殖資源,統籌兼顧,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益。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高架網床養殖的節能、節儉、節時的好處,從而使養殖戶接受此生態養殖模式,以此帶來更多的良好收益。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更是相得益彰。(興業縣水產畜牧獸醫局彭耀堅)
- 上一篇:廣西玉林多舉措發展生態養殖助農致富項目 [2015-12-31]
- 下一篇:南寧市青秀區:推廣生態養殖共創致富路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