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玉林模式”成標桿
本報訊(記者陸小青通訊員陳靜)今年來,我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養殖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農牧漁結合、種養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全市養殖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我市“高架網床+微生物益生菌”生態養殖模式得到了國家農業部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等有關領導及專家高度認可,生態養殖“玉林模式”在全國、全區樹立了新“標桿”,在全區、全市得到了全面推廣。目前,全市有生豬“高架網床+微生物益生菌”生態養殖場436家,養殖欄舍面積50多萬平方米,在建的生態養殖場有386家。
我市種養結合循環養殖模式也得到全面發展。全市大部分養殖企業(場),特別是中小規模的養殖場采用了種養循環發展模式,“豬沼魚(果、蔬、林)”“公司+園區”等立體養殖模式得到全面發展。全市由“公司+農戶”模式帶動林下養雞戶達4萬多戶,成為林下養殖大市。
全市生態養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全市累計建成畜禽養殖廢棄物有機肥加工企業28家,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2家。另外,廣西穗寶有機肥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項目及有機肥加工項目已基本建成,廣西博世科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陸川縣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利用養殖廢棄物的大型沼氣能源項目、興業縣與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簽訂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項目正在加緊推進。計劃在陸川、博白兩縣的九洲江流域重點支流引入第三方建設集中污染治理項目,陸川縣項目施工方已進駐施工,博白縣已與正大歐瑞信科技公司洽談,并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此外,博白縣正在與廣西神舟環境集團公司洽談,計劃引入養殖廢棄物能源化綜合處理項目。
我市養殖污染防治工作也得到全面推進。全市三大江河流域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全面開展,南流江流域禁養區內養殖場的清拆工作也全面啟動,重點河流水域亂丟亂棄病死豬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 上一篇:豬糞污染不再愁,看看別人是怎么利用的! [2016-10-20]
- 下一篇:239優質雞發酵床養殖技術規程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