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百色市天等生態養殖脫貧快
2017-04-21 16:57:07 點擊:
本報天等訊(記者/袁琳)天等縣通過生態養殖助力精準脫貧,推動養殖業成為全縣脫貧攻堅主導力量。去年,全縣2.1萬貧困戶中,八成以上參與養殖,六成以上貧困戶因為養殖而脫貧。
該縣堅持以貧困戶為主體,創新“公司+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特別針對沒產業、缺乏勞動力的貧困戶,采取寄養(代養、托養)的幫扶方式,讓貧困戶獲得分紅。
廣西滿愿商貿有限公司與貧困戶簽訂香豬寄養協議,將項目資金量化折股,作為貧困戶入股公司的本金,公司按項目投入資金的8%,連續四年分紅給貧困戶,每戶750元/年。并利用貧困戶每戶1500元的獎補資金購買香豬,委托公司統一供養,公司利潤分成給困戶每戶750元/年。貧困戶兩項收入合計1500元/年,連續4年分紅,有效實現了貧困戶增收脫貧。該縣龍茗鎮揚翔股份有限公司養豬基地,利用貧困戶每戶5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并按入股金額的8%-10%,連續3年給貧困戶分紅。目前,該基地已發放第一年分紅30萬元,涉及貧困戶60戶,每戶5000元。
鼓勵養殖能人建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吸收貧困戶入社,也有效帶動了貧困戶通過養殖實現脫貧目標。龍茗鎮東南村成立竹鼠養殖合作社,共有55戶貧困戶參與經營。該合作社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統一采購竹鼠種苗550對,以每戶10對的額度量化給貧困戶,貧困戶將竹鼠種苗交由合作社寄養。養殖三年內,合作社按每領養10對竹鼠種苗返還14對的比例返還給項目農戶進行飼養;沒條件進行飼養的,由合作社負責按當時市場價統一銷售并折現返還給農戶。
據了解,從2016年到2017年,天等縣要完成30個生態養殖小區的建設,目前已引進了廣西國本農牧發展有公司公司、廣西揚翔股份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豬、牛、羊、蛋雞養殖。
- 上一篇:桂林推進“高架床+微生物”的高效生態養殖模式 [2017-04-21]
- 下一篇:關于益生菌,你應該知道的20個冷知識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