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
柴胡、葛根、黃芩各9g,甘草、芍藥、羌活、白芷、桔梗各3g,石青9g, 生姜3片,大棗2枚。
【功效主治】
解肌清熱。主治感冒發(fā)熱。臨床用于溫和型感冒、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疫毒引起的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呼嚕、咳嗽、流淚、冠髯發(fā)紫,拉黃白、黃綠稀便,產(chǎn)蛋下降,薄殼蛋、畸形蛋增多等癥有特效。
【方劑方解】
柴葛解肌湯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陽之 邪;葛根解肌清熱,為陽明之表藥,用清陽明之熱,共為君藥,并以名方。羌活、白芷外散太陽、陽明之邪,并可宜擠止痛,共為臣藥。
黃芩、石膏清熱瀉火,其中黃芩善清膽熱以治口苦胭干;石膏善解胃熱以除煩止渴;枯梗能升能降,能導能宜,使諸藥以達表里內外;
芍藥、 甘草、生姜、大棗養(yǎng)首和衛(wèi),協(xié)柴、葛以解肌,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兼作使藥。諸藥合用,既可解太陽未盡之寒,尤可泄初犯少陽、陽明之熱,使邪不再深人,仍從表解,故方名 “解肌”。
【方劑藥材介紹】
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jīng)不調。
葛根: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于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芍藥:中藥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藥的根,它具有鎮(zhèn)痙、鎮(zhèn)痛、通經(jīng)作用。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癥有效。
羌活:該種根莖和根藥用,性溫,祛寒濕,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無汗、寒濕痹、上肢風濕疼痛。
白芷: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赤白帶下、痛癤腫毒等癥,亦可作香料。
【臨床應用】
本方加減可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急性結膜炎等病屬外感風寒,邪 郁化熱者。
柴葛解肌顆粒是國家四類新獸藥,對流感、感冒發(fā)燒、咳嗽有痰、食欲降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每袋200克,飲水400斤,也可以用于流感的預防,在季節(jié)交替、早晚溫差大的時候,預防方法:每袋飲水400斤,連用三天。
以下是一些柴葛解肌顆粒的臨床應用案例:
案例一:用于治療雞的風熱感冒
案例二:用于治療豬的感冒發(fā)熱
案例三:用于治療鴨的外感發(fā)熱
這些案例表明,柴葛解肌顆粒在治療畜禽的感冒發(fā)熱等病癥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但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jù)不同畜禽的品種、病情、體重等因素,合理調整用藥劑量和方法,并結合其他綜合防治措施,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