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OD去除劑”干擾環境監測入刑,有機污水的處理為什么運用微生物技術才是更好的?
原文——戳穿“假治污”的“真把戲”:使用“COD去除劑”干擾環境監測入刑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參數指標。環境監測部門對水體的化學需氧量進行監測,以測定水體污染情況。可是,有些治污企業竟然玩起了“假治污”的“真把戲”,違法使用一種包裝為“COD去除劑”,實際上是以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COD屏蔽劑,干擾環境監測設施。6月2日,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了一起這樣的案件,這也是全國首例使用“COD去除劑”干擾環境監測設施污染環境的刑事案件。
全國首例:使用“COD去除劑”干擾環境監測入刑
本案中,被告單位湖州市長興縣某環保公司主要負責生活污水和部分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水處理,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該公司因COD在線監測數據超標,先后三次被行政處罰,罰款128萬余元。為逃避監管和處罰,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明知“COD去除劑”僅具有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無法實際降低廢水中COD值的情況下,被告單位仍先后七次購買水劑、粉劑共3.275噸,由被告人該環保公司污水處理工作直接負責人夏某某或夏某某指使的其他員工投加至污水處理末端,以規避COD在線監測。
2021年5月,湖州市生態環境局長興分局在執法現場檢查中發現該環保公司違法投加行為并移送公安機關。該案在檢察機關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過程中,湖州中院根據有關規定予以提級管轄。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單位作為重點排污單位,明知這種包裝為“COD去除劑”的藥劑并不能真正降低污水中COD含量,仍然在污水排放口添加“COD去除劑”,直接干擾環境自動在線監測設施,致使大量含有COD的污水排放至外河道,其行為已構成污染環境罪。被告人夏某某作為該公司直接負責污水處理的主管人員,對其亦應以污染環境罪定罪處罰。
合議庭經充分合議后,當庭判處被告單位罰金人民幣20萬元,判處被告人夏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被告單位和被告人夏某某均當庭表示不上訴。
新聞鏈接:“COD去除劑”隱蔽性強 法院建議加強監管
“COD去除劑”行內也叫屏蔽劑、掩蔽劑,主要成分是氯酸鈉 ,“COD去除劑”的作用是干擾COD的測量,產生屏蔽COD效果而已,水中真正的COD并沒有被去除。如果長期未被發現,將對水生態造成巨大破壞。本案審理后,法院也對相關監管部門發出了司法建議。
本案審判長,湖州中院院長杜前告訴記者,使用違規“COD去除劑”干擾環境監測這種方式區別于偷排、漏排污水,破壞監測線路等傳統方式,本案的犯罪手段更具有隱蔽性,如果長期未被發現,將對水生態造成巨大破壞,必須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審判長 湖州中院院長 杜前:這是湖州法院完善四級法院職能定位改革以來首個提級管轄的案件,被告單位干擾環境監測的手段隱蔽性強,主觀惡性大,其使用“COD去除劑”處理污水,應認定為“通過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的方式逃避監管違法排放污染物”,構成污染環境罪,應依法嚴懲。
杜前表示,作為環保企業,應把不斷提升污染防治的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作為核心競爭力,不能為了追逐經濟利益最大化,借防污之名、行污染之實。
本案審理后,法院也對相關監管部門發出了司法建議。
審判長 湖州中院院長 杜前:要對干擾環境監測設施的手段、方法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對干擾產品的生產、銷售環節深挖徹查,從源頭阻斷違法犯罪利益鏈條。
運用微生物技術處理養殖業與農產品加工產生的污水及優勢,能夠快速除臭和達標且成本低廉
1我國養殖業與農產品加工是最主要的水源污染
我國水資源短缺,全國目前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個嚴重缺水。由于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屬世界貧水國之一。由于水源分布不平衡,更存在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天多冬天少的時空差異。然而就在不利的條件下,工業廢水和農業污水不加處理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污染愈加嚴重,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0年全國環境質量數據顯示,中國的地表水嚴重污染,七大水系(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受到輕度、中度、重度污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近幾年來,重大水污染事件頻繁出現,發生率高達50%。缺水問題日益嚴重。在所有污染產生源頭中,以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是當前比例較高的。
1.1傳統污水處理技術
水的污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污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堿和石油類物質)。
我國目前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有:
(1)物理法即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2)化學法即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酸堿中和法、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化學物理消毒法)。
(3)溶解態污染物物理化學分離技術(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蒸發、冷凍法)。
1.2常用方法存在的弊端
物理方法占地面積大,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設備不能滿足高效低耗的要求,單獨使用效果不明顯。化學方法運行成本高,消耗大量的化學試劑,易產生二次污染。多數情況下兩者須結合使用。
2微生物技術
如何使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朝著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且所采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耗和少資源損耗為前提呢?微生物技術滿足了以上的要求。
2.1微生物介紹
微生物是一類形體微小的單細胞或個體結構比較簡單的多細胞,甚至沒有細胞結構的低等生物,是眼看不見,手摸不著,有生命的微小生物,只有借助于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
2.2微生物技術及應用
微生物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反應過程和生物合成產物(包括酶)對污染環境進行監測、評價、整治以及修復的單一或綜合性的現代化人工技術系統。它不僅包含了生物技術所有的特點,還融合了環境污染防治以及其他工程技術,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俱佳的、能解決日益嚴重的(尤其是水污染)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按照微生物降解的過程和產物種類的不同,微生物處理主要分為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氧處理。
(1)好氧微生物處理,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通過有氧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好氧微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①氧化塘,以自然界的池塘、湖泊作為參照物,仿照非流動水具有自身凈化功能的原理,人為構建一個靜態污水池塘,污水中有機物主要由塘中細菌降解,細菌所需氧氣由藻類和其他光合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水面上方的空氣提供。方法簡單易行,但只適合于輕度污染且量少的污水處理。②活性污泥法,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的優點。該方法主要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統組成。廢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曝氣池是一個生物反應器,通過曝氣設備充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溶入混合液,產生好氧代謝反應,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攪拌而呈懸浮狀態,這樣,廢水中的有機物、氧氣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反應。隨后混合液進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懸浮固體在沉淀池中沉下來和水分離,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凈化水。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外,還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得到澄清的出水。③生物膜法,即利用在固體載體表面附著生長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去除廢水中溶解性有機污染物的一類方法。生物膜法又可分為滴濾池法(或叫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法、接觸氧化法和流化床生物膜法等。
(2)厭氧微生物處理,在厭氧條件下,厭氧菌通過無氧呼吸或發酵作用分解有機物,有機物最終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硫化氫和氨。厭氧微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如下幾種:①厭氧消化池,主要用于處理污泥和糞肥,不宜用于生活和工業廢水的處理。②厭氧接觸法,在厭氧消化池的基礎上,提高處理效率。在厭氧濾器內有固定填料,其上附著生長的生物膜使處理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目前在處理含有易降解可溶性化合物的工業廢水方面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
(3)微生物兼氧處理當好氧和厭氧在同一處理工藝中共存時即為兼氧處理,有時好氧和厭氧的共存反而會使處理效果更好,其中好氧菌起主體作用,但沒有厭氧菌及少量的兼氧性菌種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
2.3與傳統技術對比存在的優勢
與目前采用的物理法和化學法相比,在污水處理方面,微生物技術具有一系列的特點和優勢:①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和良好的沉降性,很強的降解能力,不需要高溫、高壓、溫和的條件,污染物經過酶催化即可高效并相對徹底完成,處理水量大,處理費用低廉,僅為物理、化學法的30%~50%。②微生物物種豐富、資源廣泛、具有多種代謝類型,幾乎可降解或轉化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天然物質,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易實現變異等特性,一旦新的化合物出現,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那些新的化合物。適當地對其加以培養繁殖,特別是在一定條件下加以馴化,就能使之很好地適應各種有毒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環境。通過有針對性地對菌種進行篩選、培養和馴化,可以使大多數的有機物實現生物降解處理,應用面寬。③微生物處理不僅能去除有機物、病原體、有毒物質,還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降低色度等,處理效果良好。只要找到合適的微生物,給予合適的條件,所有的污染物質都可得到降解或轉化。④對環境影響小,不產生二次污染,遺留問題少。⑤直接暴露在污染物下的機會減少。⑥就地處理,操作簡便,可以避免鋪設不雅觀的機械設備,減少占地面積,基建費、運行費,能耗,管理等,且能滿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人們利用這些微小的生物群體,加之人為作用就可以解決其他物理化學方法無法解決的難題。為今后的污水處理提供了一項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途徑。
1kg/包,市場售價約45元,能夠處理約100立方有機廢水
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采用好氧菌種、厭氧菌種、缺氧菌種、氨氮降解菌、總氮降解菌、除磷菌、COD降解菌、油脂降解菌、耐低溫菌組成,能夠快速降低污水(廢水)臭味、重度COD(化學需氧量)、氨氮、磷等的專業產品。針對規模養殖場、農產品加工、黑臭水體、重度有機廢水等沒有建設專門的污水處理設施或者即使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也長期沒有正規處理的廢水而設計的專業產品。更是豬場水泡糞養殖模式的好伴侶。創新的好氧、厭氧、兼氧菌種、耐低溫菌種組合模式,適合更多的處理環境能夠進行工作。純生物制品,對人、動物、植物、環境無害。
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能夠通過微生物分解、絮凝大顆粒固體物質(包括蛔蟲卵等有害生物)、分解使用環境有機質等方式殺滅蚊蠅的有害生物、減少臭氣排放等方式,進行處理機污水與消除使用環境的臭味(生物消毒)。處理后的污水固體懸浮顆粒、COD顯著降低,污水處理后作為液體有機肥或者清水混合灌溉用水能夠有效的降低施用土壤的負載,減少對土壤的污染,有效緩解集約化養殖在一定時空產生高濃度污水導致周圍土壤難以消納的難題。
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幾乎可以完全替代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活性污泥,也叫生化泥),不僅使用方法簡單易操作,效果超越生化泥數倍,且不一定需要曝氣增氧成本更低。
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增加了耐低溫菌種在低溫季節也可以處理、菌種密度增加、增加了專業的培養基等,使用方法是將產品中的粉末250克與流體狀的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分別溶于到20公斤35℃左右的溫水中,激活24小時后使用即可,在一周內使用完效果比較好。
激活后的20公斤活性菌液根據不同污水的濃度可以處理30-100立方米,且速度比過去未升級前快很多,更短時間就可以看到明顯變化的效果。
- 上一篇:不畏懼飼料價格不斷上漲,梁老板采用種養結合保持盈利 [2022-06-02]
- 下一篇:母羊流產怎么辦?解決辦法分享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