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糞污染的勁敵--微生物異位發酵處理技術
隨著史上最嚴環保法《新環保法》的實施,禁養風波刮遍我國大江南北,各地養豬人有些坐立不安,特別是南方地區的豬友們。隨著豬場拆遷日期的下達,不少養殖戶含淚與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豬場道別,同時以后的生計問題也像巨石般壓在他們的心口。就在這時微生物異位發酵處理處理豬糞污染技術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資源所騰空出世,并得到政府和養豬人的認可。
26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建省農業廳畜牧總站等單位聯合在寧德市屏南縣召開微生物異位發酵處理豬場糞污現場觀摩會。福建省設區市及生豬養殖重點縣(市區)畜牧站站長、環保部門負責人,微生物發酵床養豬產業聯盟成員,省內外中大型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共100多位代表參加。
異位發酵床的微生物由枯草芽胞桿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等多種微生物復合培養而成,能分解糞污的活性微生物菌群。異位發酵綜合治污技術,將養殖與墊料分開,無需改造或拆建豬場,結合源頭數量控制,只在豬場通風良好處建設發酵槽,通過機械設備將糞污均勻噴灑在墊料上,利用微生物耗氧發酵來降解污染,既實現污染零排放,又獲得生物有機肥,實現幫助農民增收。
這項發明有效破解原位發酵床操作不便、改建豬舍增加治污成本等顧慮,目前已在寧德南洋實業、寧德百惠農業、屏南縣吉龍農莊、福建宏源農業、福建一春農業、龍海市鷺美養殖場、江西正邦集團等多家企業示范,治理30多萬頭生豬污染。
現場觀摩會上可看到,豬舍糞污從管道流入集污池,經切割泵與攪拌機切割攪拌,確保糞污不分層,通過自動噴淋裝置,將糞污均勻噴灑在墊料上,利用異位發酵專用微生物菌群進行生物降解處理糞污,結合自動翻拋機翻耙發酵槽內的墊料,促進豬糞尿與墊料充分混合,最終使豬糞污轉化成生物有機肥,實現了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全過程只需1個工人遙控,操作簡單、輕松便捷。
在觀摩現場,與會農民同屏南縣的寧德百惠公司養豬場黃允平董事長、福建省農科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戴文霄算起了治污成本污帳:
建設可處理存欄量5000頭豬,年出欄量10000頭豬的異位發酵陽光棚(糞污日產生量為50噸),只需要投資130萬元,占地1000平方米,每頭豬的治污成本僅為17.1元。
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年出欄生豬7億頭,養豬業是巨大的污染源,也是巨大的有機肥料庫。按福建省年養殖生豬近2000萬頭推算,全年要排放糞污1800萬噸。相關人士介紹:治理4萬頭豬場污染,需投資200萬元建設有機肥廠,每噸有機肥成本大約450~600元,8~9年可以回收投資成本。
“異位發酵綜合技術,結合糞污污染的源頭水量控制,通過微生物發酵,在解決糞污零排放的同時,又能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做成有機肥,是養殖業的一場革命。”黃允平平董事長說。
- 上一篇:益生菌能夠呵護口腔的健康 [2016-08-29]
- 下一篇:南寧市西鄉塘區江西鎮引進生態養殖扶貧項目 [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