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于老板運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用于種植無核沃柑,既解決了糞污處理難的問題,還能夠使沃柑實現高產,可謂一舉兩得!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糞污處理一直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大難題,畜禽糞便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傳統的糞便處理方式要么堆肥,要么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且傳統的處理方法往往效率低下,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而廣西梧州的這位老板運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不進行固液分離),將其轉化為優質的液態有機肥料,用于種植無核沃柑,不僅解決了糞污處理難題,還使沃柑實現了高產,可謂一舉兩得。
于老板的養殖場規模不大,但他十分注重環保。在了解到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后,他立即開始嘗試使用。這種發酵劑可以將豬糞水快速發酵,轉化為有機肥,既降低了糞便處理成本,又避免了環境污染。
無核沃柑是我國柑橘產業的一個重要品種,市場需求量大。然而,傳統的種植方式往往受限于肥料和水源,難以實現大規模種植。在于老板的創新嘗試下,無核沃柑的種植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據悉,采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種植無核沃柑,不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還降低了種植成本。于老板的成功經驗在當地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少養殖戶紛紛效仿,推動了當地養殖業的綠色發展。
運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變成優質液態有機肥的操作方法:
將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1000g與500g以上的紅糖放入20公斤的溫水中(不超過45°)激活24小時,潑灑在50-100立方豬糞水中,如果3天后豬糞水臭味明顯下降則不需要再潑灑,10-15天即可變成液態肥;如果3-5天還是臭味明顯,說明廢水中有大量的殺菌物質(化學消毒劑等),則需要再潑灑1-2次。
一般通過微生物無害化生物發酵后10-15天,豬糞水中的臭味基本消除,可以不稀釋的情況下直接澆灌農作物不會燒苗燒根。
發酵完成的豬糞水略顯紅褐色
發酵好的豬糞水直接做水肥澆灌沃柑
運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有什么好處?
首先,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處理畜禽糞便產生的廢物,將其轉化為有機肥料,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其次,通過發酵處理,豬糞水中的有害細菌和臭味物質得到了有效去除,有助于改善土壤環境和提高種植作物的品質。
此外,利用畜禽流體快速發酵劑進行發酵處理還可以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和釋放,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有利于種植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同時,這種方法還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種植無核沃柑是一項重要的農業產業,而利用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發酵豬糞水則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可能。通過這種方法處理豬糞水,不僅可以有效地利用畜禽糞便資源,減少廢物排放,還可以改善土壤環境,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于老板的養殖場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環保典范。他不僅實現了糞污資源化利用,還提高了無核沃柑的產量,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關注環保,探索綠色發展的道路。
購買產品與技術咨詢請聯系我們我專業技術員:鄧國景13277733727(微信同號)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
廣西助農公司有著豐富的解決養殖場環保的經驗,針對你的養殖場進行“一場一策”制定解決方案,讓你的養殖場用最少的設施投入達到解決環保、糞污資源化的目的,形成現代生態養殖循環。“公司+農戶”我們可以做出解決環保與處理糞污示范,確定效果后再推廣;協助政府部門進行示范建立與培訓。并且提供上門服務(快速解決家禽養殖上的疾病、環保、肉品質等問題)。
地址:廣西南寧市安吉路35號A棟26號(南寧市飼料獸藥禽苗市場內)
養殖科技超市實體店電話:0771-3815862,3800156,2204816
微信轉賬請添加18076549930或15578100088為好友(還可以咨詢技術與業務問題),支付寶轉賬13557010497(公司收款賬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50100697619574J
對公帳號:公司名稱: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安吉路支行
銀行賬號:45050160477100000457
銀行行號:105611047559
網址:www.zn99.com,www.gxzn.cc,ww.fjc001.com,www.syc163.com。
淘寶店:gxzn99.taobao.com (店名:廣西助農畜牧科技超市)
微店:https://weidian.com/?userid=1353707843
郵箱:130966868@qq.com
- 上一篇:【視頻】自制發酵飼料養雞 降本增益立竿見影,雞只愛吃貪吃 健康肉質細嫩鮮美#發酵飼料 [2024-03-14]
- 下一篇:2024年河池市畜牧獸醫暨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現場推進會圓滿召開,廣西助農公司獸醫社會化服務與生態養殖示范點受熱捧 [2024-03-13]